敏。為眾欽仰。又問我有何緣。而感鶴眾。祖曰。於第四劫中。嘗為比邱。當赴會龍宮。汝諸弟子咸欲隨從。汝觀五百眾中。無有一人堪任妙供。時諸弟子曰。師嘗說法於食等者。於法亦等。今既不然。何聖之有。汝即令赴會。坐是濫食。報為羽族。師弟夙緣。故今相隨。鶴勒那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脫。祖曰。吾有無上法寶。汝當聽受。化未來際。乃說偈曰。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鶴眾聞偈。飛鳴而去。祖即踴身空中。呈十八變。返座指地。發一神泉。復說偈曰。心地清淨泉。能潤於一切。從地而湧出。徧濟十方世。(宗境作徧滿十方際)偈已。泊然寂滅。鶴勒那與寶印王建塔。以奉全身。

  第二十三世祖

  鶴勒那尊者。月支國人。姓婆羅門。父千勝。母金光。以求子禱於七佛金幢。夢須彌頂有神童。持金環云。我來。及誕而天雨華。國王以其有神徵。乳於宮中。宮嬪育之。即分身各為其子有千許。王曰。我無儲嗣。將育爾為太子。今者千身。孰為正子哉。言已。一子放光。忽皆不見。而見於其父母家。王莫能如何。七歲覩民間淫祀。惡其宰殺。入廟叱之。廟貌遂隳。鄉黨稱之為聖子。至年二十二出家。棲一林間九白。誦大般若。感鶴眾相隨。三十得法於摩拏羅尊者。
  桓帝丙午延熹九年。
  第二十三世祖鶴勒那尊者嗣宗統(四十三年)。
  丁未永康元年。
  佛教至東土一百年。
  祖住世傳法。
  靈帝(諱宏章帝玄孫在位二十二年改元者四)。
  靈帝戊申建甯元年。
  己酉二年。
  庚戌三年。
  辛亥四年。
  壬子熹平元年。
  癸丑二年。
  甲寅三年。
  乙卯四年。
  丙辰五年。
  丁巳六年。
  戊午光和元年。
  己未二年。
  庚申三年。
  辛酉四年。
  壬戌五年。
  癸亥六年。
  甲子中平元年(黃巾作亂)。
  乙丑二年。
  丙寅三年。
  丁卯四年。
  戊辰五年。
  獻帝(諱協靈帝子在位三十一年改元者三聰明睿智曰獻)。
  獻帝己巳初平元年 牟子作理惑論(牟子未詳名字漢初平中避世求志篤信佛教著理惑論三十七篇極其明白梁律師僧祐收載弘明集)。
  庚午二年。
  辛未三年。
  壬申四年。
  癸酉興元元年。
  甲戌二年。
  乙亥三年。
  丙子建安元年。
  丁丑二年。
  戊寅三年。
  己卯四年。
  庚辰五年。
  辛巳六年。
  壬午七年。
  癸未八年。
  甲申九年。
  乙酉十年。
  丙戌十一年。
  丁亥十二年。
  戊子十三年。
  己丑十四年。
  祖為中印土無畏王說法。
  祖付師子比邱法眼 示寂。
  祖行化至中印土。為其王無畏海說法。感日月天子禮拜其前。王目見之。乃問祖。日月國土。總有多少。祖曰。千釋迦所化世界。各有百億迷盧日月。我若廣說。即不能盡。王聞忻然。時祖演無上道。度有緣眾。有上足龍子早夭。其兄師子。博通強記。事婆羅門。將葬龍子。而眾力舉其柩。不能動。祖謂師子曰。昔汝弟欲冥福汝。而塑一佛像。汝方信婆羅門。投於地。今汝弟雖謝世。猶欲感悟汝故。示斯異。汝亟供像。柩斯舉矣。師子奉命而柩舉。未幾。婆羅門師死。師子乃歸依尊者。問曰。我欲求道。當何用心。祖曰。汝欲求道。無所用心。曰既無用心。誰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無作。即是佛事。經云。我所作功德。而無我所故。師子聞是語已。即入佛慧。時祖忽指東北問曰。是何氣象。師子曰。我見氣如白虹。貫乎天地。復有黑氣五道。橫亘其中。祖曰。其兆云何。曰莫可知矣。祖曰。吾滅後五十年。北天竺國當有難起。嬰在汝身。吾將滅已。今以法眼付囑於汝。善自護持。乃說偈曰。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可得。得時不說知。師子比邱聞偈欣愜。然未曉將罹何難。祖乃密示之。言訖。見十八變而歸寂。闍維畢分舍利。各欲興塔。祖復見形空中而說偈曰。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攝。吾身非有無。何分一切塔。大眾聞偈。遂不復分。就馱都場而建塔。

  第二十四世祖

  師子比邱尊者。中印度人。姓婆羅門。
  獻帝庚寅建安十五年。
  第二十四世祖師子比邱尊者嗣宗統(五十年)。
  辛卯十六年。
  祖住世傳法。
  壬辰十七年。
  癸巳十八年。
  甲午十九年。
  乙未二十年。
  丙申二十一年。
  丁酉二十二年。
  戊戌二十三年。
  己亥二十四年。
  庚子二十五年(是年十月魏曹丕廢帝為山陽公稱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