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便飛去)。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有僧誦此忽有疑。日夕不置。偶聞鶯聲。頓然開悟。遂續前語為偈曰。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樹上)。
  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虗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圓極岑頌曰。岣嶁峰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無目仙人纔一見。便應撫掌笑嘻嘻。雲暗蒼龍化葛陂。就中一句是正頌。有人檢點得出。許你具一隻眼)。
  諸經公案(凡聖之所同然曰公。今古之所不易曰案) 發明(如來說法。皆方便隨機。顯密普攝。其間有覿面全提。因事直指。不落言詮。不涉意解者。節書之為公案。諸家拈頌附焉)。
  佛一日陞座。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便下座。
  (芭蕉徹拈曰。忙忙者帀地普天 三峰藏拈曰人人都向世尊未陞座前會取。蚤已錯了也)。
  (雪竇顯頌曰。列聖叢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會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椎)。
  佛因黑氏梵志獻合歡梧桐花。佛召梵志放下著。梵志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召梵志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召梵志放下著。梵志曰。吾今兩手俱空。更教放下個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放身命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法。
  佛拈隨色摩尼(此云如意)珠問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佛藏珠復舉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佛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悉自省悟。
  佛因五通仙人問。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應諾。佛曰。那一通你問我。(翠巖芝曰。五通如是問。佛如是答。要且不會那一通 徑山杲曰。今時有一種弄泥團漢。徃徃在那一通處。錯認定盤星)。
  佛因菩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於是普眼菩薩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佛一日勅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佛曰。汝能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七佛儀式。佛召阿難。阿難應諾。佛曰持鉢去。(葉庵謙頌曰。迴環父子情。步步隨流水。他日問師兄。剎竿扶不起)。
  佛因自恣日文殊三度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佛遂問迦葉。你擬擯那個文殊。迦葉無對。
  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迴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皆是佛。
  佛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坐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繞女人三帀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佛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作禮佛。佛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五雲逢日。不惟文殊不能出此定。但恐如來也出此定不得)。
  (圓悟勤頌曰。大定等虗空。廓然誰辨的。女子與瞿曇據令何條直。師子奮迅兮搖蕩乾坤。象王回旋兮不資餘力。孰勝孰負。誰出誰入。雨散雲收青天白日。君不見馬駒踏殺天下人。臨濟未是白拈賊)。
  (佛照光頌曰。一畝之田。三蛇九鼠。仔細看來。是何面嘴)。
  佛因外道問。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佛良久。外道歎曰。佛大慈大悲開我迷雲。令我得入。作禮而去。阿難白佛。外道得何道理稱歎而去。佛曰。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佛因外道問昨日說何法。佛曰說定法。外道曰今日說何法。曰不定法。外道曰昨日說定法今日何說不定法。佛曰昨日定今日不定。
  (溈山喆拈曰。佛大似看樓打樓。大溈即不然。待問昨日說定。今日何說不定。但云非汝境界)。
  佛因有異學問諸法是常耶。佛不答。又問諸法是無常耶。佛亦不對。異學曰。佛具一切智。何不對我。佛曰。汝之所問皆為戲論。
  佛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當斬首以謝。佛曰汝義以何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為宗。佛曰是見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粗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神天二乘不知我義墮處。惟有佛諸大菩薩知我義墮處。回至佛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佛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於是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
  (天衣懷頌曰。是見若受破家門。是見不受共誰論。匾擔驀折兩頭脫。一毫頭上見乾坤)。
  佛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