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臨濟第十四世祖

  諱咸傑。福州鄭氏子。嗣歸宗華祖法。
  臨濟第十四世常州華藏祖嗣宗統(三十二年)。
  徑山宗杲詔號大慧禪師。
  禪師昭覺支下徑山明月堂大慧普覺宗杲寂。
  杲以老退居明月堂。詔以明月堂為妙喜庵。八月十日親書遺奏封畢。侍僧請留偈。杲勵聲曰。無偈便死不得也。索筆大書曰。生也只恁麼。死也只恁麼。有偈與無偈。是什麼熱大。投筆而逝。上聞歎惜。諡普覺。塔於本山曰寶光。
  晉陵尤焴嘗題大慧語錄曰。大慧說法。縱橫踔厲。如孫吳之用兵。而廣闊宏深。不可涯涘。如大海水。魚龍飲者。莫不取足。今舉平昔聞見二則。朱文公少年不樂讀時文。因聽一尊宿說禪。直指本心。遂悟昭昭靈靈一著。十八歲時。從劉屏山。屏山意其必留心舉業。暨搜其篋。只大慧語錄一帙爾。次年登科。故公平生深知禪學骨髓。透脫關鍵。此上根利器。於此取足者也。焴蚤得於潘子善丈云爾。因取語錄讀之。至老不放釋手。往在舂陵。永嘉徐棘卿瑄。亦貶是邦。未幾忽遷象臺。憂愁涕泣。焴授以所携本。徐卿亟取讀之。達旦不寐。次日欣悅忘憂。與昨日敻然二人也。遂携以去。手抄一本乃見還。後三年。徐歿於貶所。臨終殆同遊戲。不疾沐浴而逝。此書之靈驗如此。葢焴之親覩也。
  虞山錢謙益曰。佛祖闡教。以言說法。有宋最著者三家。鐔津以孤亢崇教。其文裁而辨。石門以通敏扶宗。其文奧而麗。徑山以宏廣應機。其文明而肆。夫文而至於辨也。麗也。肆也。其城塹日以堅。其枝葉日以富。其撈籠引接日以博。浩浩乎巵言之日出。而岌岌乎津梁之日疲也。繫辭有之。易之作也。其於中古也。作易者其有憂患乎。豈不信哉。
  長蘆了明補住徑山。
  明豪邁葢眾。身長八尺。腹大十圍。所至人必聚而觀之。妙喜謫梅州。防送甚嚴。禍在不測。明為荷枷以行。間關辛苦。未曾少怠。既至貶所。衲子追隨問道者眾。明肩栲栳詣街坊。日給參眾。無不具足。十七年如一日。杲法嗣之盛。在貶所接者居其半。明之力也。舉住投子。遷長蘆。所至衲子輻湊。叢林改觀。及杲寂。特詔明補徑山。一日陽和王夢一異僧。長大皤腹緩行。而言欲化蘇州一莊。覺而異之。未言也。翼日明忽杖履徒步而至。門者呵不止。以白王。王出見之。遙望明與夢中無異。遽呼其眷屬出觀之。並炷香作禮。茶罷。首言願大王施蘇州一莊。以為徑山供佛齋僧無窮之福。王未有可否。因令辦齋。齋畢便出。更無他語。時內外閧傳施莊一事。達於帝聽。會王入朝。帝曰。聞卿捨蘇州莊與徑山。朕當為蠲賦稅。王謝恩歸。次日。以書至徑山。請明入城。而明二日前先已坐化矣。自是王宴居窹寐之際。或少倦交睫。即見明在前語曰。六度之大。施度為先。善始善終。斯為究竟。王即以莊隸本山。其疏略曰。特來謁郡王。故意丁甯說。冷處著把火。大家相暖熱。兩堂坐禪僧。真個修行徹。心源湛如水。脊梁硬似鐵。等心供養渠。因果豈虗設。福慧自莊嚴。共出輪迴劫。又偈曰。做事還須烈漢。拈起筆來便判。若要功果完成。切莫前思後算。
  甲申二年。
  禪師石室祖琇撰隆興佛運通論。
  乙酉乾道元年。
  丙戌二年。
  丁亥三年。
  祖住衢州乾明。
  八月初一日。住衢州烏巨山乾明禪院。上堂曰。一箇葫蘆纔倒地。滿地葫蘆盡傾倒。欲識單傳直指禪。今日鬥湊得恰好。
  禪師祖先來參領悟。
  先蜀之廣安王氏子。從羅漢院德祥出家。聞緣老宿住昭覺。往參扣。語契。令奉圓悟祖香火。一日從方丈前過。緣問庵頭有人麼。先云無人。語未竟。緣劈胸與一拳云。你聻。先忽有省。出峽依澧州德山涓祝髮受具。徧扣諸方。抵蘇之萬壽。值雪夜坐。自念行脚數年。未得悟徹。正悶悶間。忽見鐘動。趨後架。舉首見照堂二字。疑情頓釋。既而見水庵一於雙林。一曰。師子尊者被罽賓斬却頭且置。你道西天鬍子為甚麼無鬚。先曰。非雙林不舉此話。一曰。作家禪客。先曰。心不負人面無慚色。一遂以手拓開。先曰。勘破了也。迨水庵謝事。來參祖。祖即命典客。一日祖對旁僧舉不是風動不是旛動語。先聞豁然大悟。次日祖遇先於寮前。謂曰。總不得作伎倆。試露箇消息來。先應聲曰。方丈裏有客。祖呵呵大笑。
  禪師崇岳來參。
  岳處州龍泉吳氏子。天姿純篤。首造靈石。繼見大慧杲於徑山。杲陞堂稱蔣山應菴祖為人徑捷。岳聞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奮勵。朝夕咨請。蔣山舉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岳曰。鈍置和尚。蔣山厲聲一喝。岳有省。蔣山大喜。以為法器。說偈勸使祝髮。隆興初。岳始得度於臨安西湖白蓮精舍。自是遍參諸大老。罕當其意者。乃入閩見乾元水庵永。一日辭永。永舉有句無句如藤倚樹。岳云裂破。永云琅邪道好一堆爛柴聻。岳云矢上加尖。如是應酬數反。永云吾兄下語。老僧不能過。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為人不得。驗人不得。岳云。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聖域固難矣。驗人者。打向面前過。不待開口。已知渠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