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嘉泰普燈錄總目錄
 宋 正受編

雷庵受禪師行業

  師諱正受。字虗中。號雷庵。出蘇之常熟邵氏。年十六。肄儒業。因游邑之慧日寺。與主僧心鑒語。異其敏慧。類若夙習。乃曰。世境虗幻。百年一瞬。讀世書選官。盍若究出世法以選佛邪。師善其言。毅欲超俗。坐孤養母。懷不敢發。居鬱鬱若有失。母恠而詰之。具道所以。頗難之。師遂舉偈曰。唱徹黃鍾宮。吹成大石調。萬古絕知音。驢揀濕處尿。母知其志不可奪。即赴愬於外祖。祖贊成之。俾禮鑒薙落登具。遊方。首見應庵華於天童。機緣不契。回淨慈。依月堂昌。昌峭峻。少許可。識師於室中。留侍左右。一旦。指續燈喟歎曰。佛祖之道。潛通廣被。曾何僧俗之間。是書獨取於比丘。而於王侯.士庶.尼師。皆遺而不錄。燈雖曰續。如照之不普。何爾盍為。掇所闕遺。抉具宗眼者備成之。普燈之作。遂權輿矣。尋謁無庵全於道場。瞎堂遠於虎丘仁拗堂。住中竺。延寘上首。未幾還里。真查梨王化萬壽。一見相得。俾之分座說法。師視之不屑。慶元之初。泛霅過 都。憩湖上之壽星院。翛然返關。邈與世接。愚時獲摳衣。即進請益。竊謂。達磨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及傳二祖。付楞伽四卷。以印佛心。非文字而何。願祛其惑。師開示善巧。疑情氷釋。因言。是經蘊奧。讀者尚不能句。請為詮辨。以幸來學。當為鋟梓。師乃欣然發揮義趣。又因寂音所著楞嚴。釐正補葺。廣為合論。繼踐月堂之屬。成普燈三十卷。歲十七遷而絕編。表進于 朝。三書咸板行于世。又藏經四大部。華嚴居一焉。李長者復衍而論之。文富義愽。鮮有能終誦者。師乃括擿摳要。芟夷冗長。貫八十卷之經。兼四十卷之論。束為三卷。言約理詣。如措諸掌。悉蒙指授。師天資純至。識見超卓。以闡教弘宗為心。斥遠聲利。故屢却名剎之招。方遁跡藏密。庵居呫郊。廼以嘉定改元。歲在戊辰。示微疾。索筆書偈。奄忽而逝。時十一月二十八日也。壽六十三。臘四十七。
  辛未歲元日授法弟子武德郎敬庵黃(汝霖)謹誌

進聖宋嘉泰普燈錄上皇帝書

  月日(平江府報恩光孝禪寺臣)僧(正受)謹昧死上書皇帝陛下。(臣)聞孤山智圓之言曰。吾道如鼎也。三教如足也。足一虧而鼎覆焉。(臣)嘗慕其人。稽其說。乃知儒之為教。其要在誠意。道之為教。其要在虗心。釋之為教。其要在見性。誠意也.虗心也.見性也。異名同體。究厥依歸。無適而不與此道會。 聖帝明王以精一相授。元默躬行。亦豈外是智圓其知言哉。然釋氏見性之道。自如來於三藏所詮之外。乃以先佛一心法印。付上足飲光。有飲光至達磨。凡二十八傳。達磨西來。至于曹溪。是為六祖。合而言之。為三十有三。如燈傳燈。光光相續。故付法藏傳曰。以此慧燈。次第傳授。自達磨而來。則此燈分輝廣照。雖佛.祖。不可得而掩蔽矣。不可得而掩蔽。則往往其人謂之流通。其語謂之總持。總持之為言也。則有佛.祖之異。以佛而言者。謂之結集。即尊者阿難是矣。以祖而言者。謂之編錄。即沙門道原是矣。若夫世尊以青蓮目顧視飲光。飲光但一微笑。達磨命門弟子各言其所得。二祖唯禮三拜。其旨固不可以語言結集編錄。然顧視而微笑。扣問而作禮。蓋亦心傳冥契之跡耳。發明後學。自茲而始。孰謂不可以集錄哉。維其金章玉句。歷涉梁隋之來。雖甞間著於簡編。尚亦未精於筆削。故不能表表暴白于世。至 我宋勃興。 聖聖相繼。 祖述既彰於 洪烈。 睿證咸極於法源。繇是七佛之微言。諸祖之奧旨。粲然備見乎。龍藏琅函之間。則三燈是巳。(臣)頃侍淨慈佛行禪師道昌。一日。指續燈錄。喟然謂(臣)曰。三草二木之不同。及其受潤則一也。彼之云潤者。即此之被照也。夫燈之明。等及一切。初不擇物而照。何獨收於比丘。而遺於 帝王.公卿.師尼.道俗耶。如梁武帝問聖諦於達磨。即棄有為。唐肅宗請塔樣於國師。後明深旨。裴休契機於黃檗。白居易悟心於鳥窠。丹霞出於名儒。龐蘊生於俗俚。古之劉鐵磨.末山尼.靈照女.凌行婆。皆載之諸集。系之祖圖。獨是錄未甞及之。燈雖曰續。惜其照之不普。汝能擇正悟。抉宗眼。以補其遺。則我志也。靈隱佛海禪師慧遠亦甞督(臣)為之。(臣)因自惟。祝髮入道。安逸林下。微此無以仰報 聖君.賢臣天覆海涵之恩。即佩服二師之訓。繇昔之今。凡三燈之所不與者。莫不旁搜曲取。會粹攷覈。於十有七年。攟摭以成是書。垂三十卷。目錄三卷。擬命其題曰 嘉泰普燈錄。謂既備於眾機。庶可名之以普。況其間登載 聖朝太宗皇帝至孝宗皇帝宸音 聖訓。及熈世名臣見道因緣。按諸奏對等錄。紀述頗詳。而傳.廣.續三燈調未始有。(臣)伏覩景德之初。宣慈禪師道原所 進傳燈錄。真宗皇帝有旨。 命翰林楊億撰序以 賜。天聖之初。駙都尉李遵勉所 進廣燈錄。仁宗皇帝親製序以 賜。建中靖國之初。佛國禪師惟白所 進續燈錄。徽宗皇帝亦親製序以 賜。為其道可以參贊化育。啟迪生民。故得膺 上聖之 發揮。為有國之靈鎮。(臣)顧惟。何幸而是書復得際遇於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