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
  秉大智印範圍法界  入總持門具四無礙  九尺長軀百年住世  七帝門師事不思議

  天皇悟禪師傳

  天皇道悟禪師。婺州東陽張氏子。神儀挺異。幼而生知。年十四。懇求出家。父母不聽。遂損減飲膳。日纔一食。形體羸悴。父母不得已而許之。依明州大德。披剃受具。精進梵行。推為勇猛。或風雨昏夜。晏坐丘塚。身心安靜。離諸怖畏。首謁徑山國一受心法。服勤五載。後參馬祖。重印前解。依止二夏。乃謁石頭。問曰。離却定慧。以何法示人。頭曰。我這裡無奴婢離箇甚麼。曰如何明得。頭曰。汝還撮得虗空麼。曰恁麼則不從今日去也。頭曰。未審汝早晚向那邊來。曰道悟不是那邊人。頭曰。我早知汝來處也。曰師何以贓誣于人。頭曰。汝身現在。曰雖然如是。畢竟如何。示于後人。頭曰。誰是後人。師從此頓悟。罄前二哲匠所傳。後住郡之左天皇寺。石頭法道大行。是為青原下二世。贊曰。
  那邊不住從何處來  一見石頭八字打開  以此示人只貴知有  顛倒拈來如弄丸手

  大珠海禪師傳

  越州大珠慧海禪師。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雲寺智和尚受業。初參馬祖。祖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裡一物也無。求甚麼佛法。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麼。曰阿那箇是慧海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小。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師于言下。自識本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執侍六載。後以受業師老。遽歸奉養。乃晦跡藏用。外示癡訥。撰頓悟入道要門一卷。是為南嶽下二世。贊曰。
  自持寶藏更向他求  一言指出應用自由  越有大珠圓明光透  隨方照耀不落窠臼

  黃檗運禪師傳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閩人也。幼于本州黃檗山出家。額間隆起如珠。音辭朗潤。志意冲澹。後遊京師。因人啟發。乃往參百丈。丈問。巍巍堂堂從何來。師曰。巍巍堂堂。從嶺南來。丈曰。巍巍堂堂。當為何事。師曰。巍巍堂堂。不為別事。便禮拜。問曰。從上宗乘。如何指示。丈良久。師曰。不可教後人斷絕去也。丈曰。將謂汝是箇人。乃起入方丈。師隨後入。曰某甲特來。丈曰。若爾則他後不得孤負吾。丈一日問師。甚麼處去來。師曰。大雄山下。採菌子來。丈曰。還見大蟲麼。師便作虎聲。丈拈斧作斫勢。師即打一摑。丈吟吟而笑。便歸上堂曰。大雄山下。有一大蟲。汝等諸人。也須好看百丈老漢。今日親遭一口。裴相國鎮宛陵。一日請師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接置于座。略不披閱。良久曰會麼。裴曰未測。師曰。若恁麼會得。猶較些子。若也形于紙墨。何有吾宗。裴乃贈以詩。有擬欲事師為弟子之句。自後請益。為說黃檗心要。自爾黃檗門風。盛于江表矣。是為南嶽下三世。贊曰。
  大雄山下有一大蟲  哮吼一聲聞者耳聾  疾雷之機掣電之眼  西來門風從此太險

  溈山祐禪師傳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福州長谿趙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師。剃髮于杭州龍興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遊江西。參百丈。一見許之入室。遂居參學之首。侍立次。丈問誰師曰某甲。丈曰。汝撥爐中。有火否。師撥之云。無火。丈躬起。深撥得少火。舉以示之曰。汝道無這箇。聻。師由是發悟。禮謝。陳其所解。丈曰。此乃暫時岐路耳。經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時節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憶。方省己物。不從他得。故祖師云。悟了同未悟。無心亦無法。祇是無虗妄。凡聖等心。本來心法。元是備足。汝今既爾。善自護持。師一日上堂云。老僧百年後。向山下檀越家。作一頭水牯牛。右脇下書五字曰。溈山僧某甲。當恁麼時。喚作溈山僧。又是水牯牛。喚作水牯牛。又是溈山僧。畢竟喚作甚麼即得。仰山出。禮拜而退。從此稱為溈仰宗。機緣甚多。是為南嶽下三世。贊曰。
  百丈壁立來者望崖  惟師直入撥火心開  作水牯牛異類中行  仰山勘破父子家聲

  圭峯密禪師傳

  圭峯禪師。諱宗密。果州人。姓何氏。世業儒。憲宗元和二年。將赴貢舉。偶值遂州道圓禪師法席。味其道法。遂求披剃授具。一日隨眾僧。齋于府吏任灌家。居末座。以次授經。得圓覺十二章。誦未終軸感悟。歸告于圓。圓曰。此經諸佛授汝耳。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汝行矣。無滯一隅。遂辭去。謁荊南忠禪師洛陽照禪師。皆蒙印可。抵襄漢。因病僧付華嚴疏。即上都清凉觀大師之所撰也。覽之欣然曰。吾禪遇南宗。教逢圓覺。一言之下。心地開通。今復得此大法。吾其幸哉。遂講之。以未見清凉。乃以書遙敘門人之禮。清凉印曰。毗盧性海。與吾同遊者。舍汝其誰歟。轉輪真子。可以喻也。文宗詔入內。賜紫衣。帝累問法要。朝士歸慕。惟裴相休。深入堂奧。受教為外護。師以禪教學者互相非毀。乃著禪源詮。及圓覺華嚴金剛起信唯識法界觀行願品諸經論疏鈔。及道場修證儀。凡九十餘卷。是為華嚴五祖。贊曰。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