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至二十八卷 第三策 二十九卷至三十一卷 第四策 三十二卷 第五策 三十三卷 第六策 三十四卷 第七策 三十五卷 第八策 三十六卷 第九策 三十七卷之上 第十策 三十七卷之下 第十一策 三十八卷至三十九卷 第十二策 四十卷至四十一卷 自跋 善信  助貲數目
  佛祖綱目總次(終)

佛祖綱目緣引

  刻分燈錄既竣。則諸善信夙生種子已蘇蘇發動矣。然心空氏弘願深慈。增進無已。且其一生精力。注之佛祖綱目一書。蓋蒐輯全藏纂要鉤玄。而用編年法詮次焉。以迦文為教主。以西竺東土諸祖一花五葉為正宗。以經教義觀淨行神足為旁翼。洎宰官長者諸善知識。靡不賅攝。雖倣通載之例。而盡刊七誤之短。採擷參訂。功兼勞倍。洵可謂貝笈之巨筏。法印之金鎞。令學人薰習。其中不待遍閱三乘十二分教。而心知眼孔一時洞開。如渴飲天漿。如饑餐王膳。又如東海狂。且忽游眾香之國。負茲孱子扶筇百藥之肆。其踴躍歡喜。又詎可量哉。卷凡四十。而嬴彙為十二策。將託重十二大法力人。流通演化。業有獨任之者。不佞則謂。末法凌夷。盡大地人。迷却向上一著。與其獨為君子。寧若善與人同。於是廼有分募之脫。悉照徑山規式。各刻姓名卷後。庶幾財法二施。一雨普潤。即半滿功德。不且平等無二乎。莫道心空居士特特漫天頓網打鳳羅龍也。
  崇禎五年壬申四月 佛示生日黃廷鵠澹志甫題

傳法正宗記序

    宋 濂
  表大法之真傳。起群生之正信。宜莫如書。然而真丹身毒。相去絕遠。梵言華言。重譯或殊。況屢遭滅斥之禍。生乎其後者。必蒐羅墜逸。徧觀會通。然後能定是非之真諛。聞之士苟獲窺其一偏。遂執為確然之論。斯亦過矣。嗚呼闢邪說之謬。固伸正議於千載之下。不有先覺學者。將何所從哉。昔者濂讀涅槃經。及智度論。頗知釋迦文佛以正法授迦葉。世世相傳。具有明證。故自前魏支彊梁樓至洛邑。譯續法傳。自七佛至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而止。東晉佛馱跋陀羅至廬山。所譯禪經。自迦葉至二十八祖達摩多羅而止。逮夫後魏之時。崇道屏釋。而沙門曇曜蒼黃逃竄。單錄諸祖之名。匿巖穴間。僅及二十四祖師子尊者而止。佛運重啟。曇曜進為僧統。吉迦夜等遂因之。為付法藏傳。其去前魏已一百九十餘年。東晉亦六十二年矣。東魏那連耶舍至鄴。復備譯西域諸所傳授事跡。其次第與禪經不差毫髮。則全闕之分。有不待辨而自明矣。唐興曹溪。大弘達磨之道。傳布益盛。義學者忌之。而神清為甚。乃據法藏傳所列。謂師子遭難。絕嗣不傳。猶以為未足。誣迦葉為小智。不足承佛心印。指禪經實。後來傳會。難以取徵。而好議論之徒。紛紛而起矣。宋明教大師契嵩。讀而病之。博采出三藏記。洎諸家紀載。釋迦為表。三十三祖為傳。持法一千三百四人。為分家略傳。而旁出宗證繼焉。名曰傳法正宗記。復畵佛祖相承之像。明其世系。名曰定祖圖。申述禪經。及西域諸師為證。以闢義學者之妄。名曰正宗論。共十二卷。其衛道之嚴。凜凜乎不可犯也。濂竊聞之。太平真君之七年。魏太武用崔浩言。宣告征鎮佛像胡書皆擊破焚燒。當是時諸種經論。多煨燼之末。屋壁之深藏。蓋至於久而後出。以此觀之。曇曜之流。固未必能見禪經。至於諸師之論義。學者亦未必能盡聞之。顧執一時單錄不全之文。而相為詬病。猶將十指而掩日月之光。一口而吸滄溟之水。多見其不知量也。大師之辨析。夫豈得已者哉。甬東祖杲禪師以誠篤契道汲汲焉。惟恐法輪不運。合眾緣重刻以傳。嗚呼。書不流通。與無書等。大師固有功於宗乘。而杲公之為。則又有功於大師者也。皆不可以不記。因追序其作者之意於首簡云。

釋氏護教編後記

    宋 濂
  西方聖人。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自從鹿野苑中。直至於跋提河。演說苦空無我無量妙義。隨機鈍利。分為頓漸。無小無大。盡皆攝入薩婆若海。既滅度後。其弟子阿難陀。多聞總持。有大智慧。結集為修多羅藏。而諸尊者或後或先。各闡化源。優波離集四部律。謂之毗尼。金剛薩埵。於毗盧遮那前。親受瑜伽五部。謂之秘密章句。無著天親頻升知足天宮。咨參慈氏。相與造論。發明大乘。謂之唯識宗旨。西竺龍勝。以所得毗羅之法。弘其經要。謂之中觀論。燉煌杜法順。深入華嚴不思議境。大宣玄旨。謂之華嚴法界觀。毗尼之法。魏嘉平初。曇柯羅始持僧祇戒本。至洛陽。而曇無德曇諦等。繼之立羯磨法。唐南山澄照律師道宣。作疏明之。四分律遂大行。是為行事防非止惡之宗。薩埵以瑜伽授龍猛。猛授龍智。智授金剛智。唐開元中。智始來中國。大建曼茶羅法事。大智道氤。大慧一行及不空三藏。咸師尊之。是為瑜伽微妙祕密之宗。唐貞觀三年。三藏玄奘往西域諸國。會戒賢於那蘭陀寺。因受唯識宗旨以歸。授慈恩窺基。基乃網羅舊說。廣制疏論。是為三乘法相顯理之宗。梁陳之間。北齊惠聞。因讀中觀論。悟旨。遂遙禮龍勝為師。開空假中三觀止觀法門。以法華宗旨。授慧思。思授天台國師智覬。覬授灌頂。頂授智威。智威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