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師舉拂子曰。一番拈起施神用。萬彙同歸佛界中。乃曰。放下梧桐花。外道頂門著楔。擊著瀟湘竹。香嚴耳裏開眸。雲門拄杖[跳-兆+孛]跳。觸著帝釋鼻孔。風穴太阿鋒飛。分破娑伽眼睛。諕得古燈王。走入蟭螟竅中。老達磨。直造毗盧頂上。到此際。還有超宗越格者麼。良久曰。湛海泥牛聲哮吼。空巖石虎嘯眠雲 端陽小參。五月午日時節。角黍包奠英烈。艾葉香。榴花潔。此景年年風趣別。滄浪之水清。屈原一夢歇。舉世醉濁原獨醒。千古忠貞俱了徹。大家薦此最上機。五陰雜毒皆消滅。喝一喝。

  五燈全書卷第五十九

  五燈全書卷第五十九補遺
  臨濟宗
  南嶽下第二十八世

  東山海舟永慈禪師法嗣
  金陵顧智旺居士(香嚴古溪澄。雪谷集序曰)

  士號祖庭。早年孝稱閭里。堅持五戒。獨處一樓。棲禪三載。策勤向上工夫。拶透銀山鐵壁。心花頓發。慧眼開明。受印可于東山海舟大和尚。續高峰妙禪師七世之燈。臨濟下二十四代之孫也。慈示寂時。三呼祖庭。士三應。機語相投。遂以大衣麈拂付之。得法之後。大書雪谷二字。高扁所居。將表二祖求法立雪齊腰。不忘本也。
  (附。古溪澄所贈。東山顧命歌曰。金陵有箇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不逢良友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裏。歎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衝天奮然起。念彌陀如自己。拶得寒氷化為水。任他非佛與非心。務要禪河窮到底。晝亦然夜亦然。鐵牛不動痛加鞭。頭角崢嶸便作獅子吼。驚得海底金烏飛上天。求印可叩機緣。幾回親到東山前。繞繩牀呈見解。振威一喝與君傳。稱大隱可居廛。而今堪作火中蓮。慣向北斗星中騎木馬。却來東山水上撐鐵船。撒手懸崖知落處。千重慾網打不住。碧眼胡僧沒柰何。分付袈裟為信具。趙州禪真罕遇。爭肯庭前尋栢樹。截斷南山老葛藤。無孔鐵鎚重下鋸。大放開還揑聚。綠水青山皆妙趣。脚根踏著上頭關。明月不隨流水去)。
  五燈全書卷第六十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呈
  臨濟宗

  南嶽下第二十九世
  寶峯瑄禪師法嗣
  竟陵荊門天奇本瑞禪師

  南昌鍾陵人。父江堂。母徐氏。年二十。忽念色身無常。棄家遠遊。投荊門無說能薙髮。能示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話。令參。後遇高郵全首座。同往襄陽。途中偶聞婦人呼豬聲。全曰。阿孃牆裏喚哪哪。途路師僧會也麼。拶破者些關棙子。孃孃依舊是婆婆。師矍然汗下。一日染病甚劇。有暉禪者。勉師曰。病中工夫。切不可放過。昔大慧在徑山。患背瘡。晝夜呌喚。或問。和尚還有不痛底麼。慧曰有。曰作麼生是不痛底。慧曰。痛殺人痛殺人。師於言下豁然。又一日。聞山鹿呌喚。會得日用之中無不是底道理。遂往蜀中。謁楚山。問某甲閒時看來。了然明白。及至臨機。因甚茫然。山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後遊金陵途中。忽然如從夢覺。從前所得。一場懡[怡-台+羅]。遂參寶峯瑄於高峯。鍼芥相契。遂蒙印證。(語。具寶峯章中) 師一日對普照太初舉曰。不論向上三元。要了末後一著。初曰。如何是末後一著。師曰。風吹牆畔柳。日灑澗邊榆。照曰。青山低處見天濶。紅藕開時聞水香。初作噦聲曰。正是弄嘴。師曰。你作麼生。初曰。如人上牆百無計。師作噦聲。起身歸位 示眾。舉金剛經。滅度一切眾生話。師曰。先聖先賢。皆要絕後再甦。我即不然。何故。松之本翠。栢之本蒼。去歲半斤。今年八兩。且道。還有絕之與甦。若能會得。始是欺君不得。若然不會。切莫造次 示眾。祖師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無別法。若向者裏。知個落處。定也有分。慧也有分。宗也有分。教也有分。佛法世法無可不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其或不然。定也不是。慧也不是。宗也不是。教也不是。葢為不識本心。名為狂妄。經云。虗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諸佛諸祖。惟傳一心。不傳別法。汝等不達本心。便向外求。於妄心中。起妄功用。所謂如邀空花。欲結空果。縱經塵劫。只名有為。須知見性成佛。性乃不是見他人之性。佛乃不是成他人之佛。決定是汝諸人本有之性。與十方法界。秋毫不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向二六時中一切處。回光返照。看是阿誰。不得執定。祇在一處。須是於一切處。大起疑情。將高就下。將錯就錯。一絲一毫毋令放過。行時。便看者行底是誰。住時。便看者住底是誰。坐時。便看者坐底是誰。臥時。便看者臥底是誰。見色時。便看者見底是誰。聞聲時。便看者聞底是誰。覺一觸時。便看者覺底是誰。知一法時。便看者知底是誰。乃至語默動靜。回頭轉腦。屙屎放尿。著衣喫飯。迎賓待客。周旋往返。一一返看。晝夜無疲。倘若一念忘了。便看者忘了底是誰。妄想起時。便看者妄想底是誰。你道不會。只者不會底。又是阿誰。現今疑慮。你看者疑慮底又是阿誰。如是看來看去。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