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飯緇流。又嘗供十六大天。而諸位茶杯。悉變為乳。書偈曰。稽首十方佛法僧。稽首一切護法天。我今供養三寶天。如海一滴牛一毛。有何妙術能感格。試借意識為汝說。我心與佛天無異。一塵纔起大地隔。儻或塵銷覺圓淨。是故佛天來降臨。我欲供佛佛即現。我欲供天天亦現。佛子若或生狐疑。試問此乳何處來。狐疑即塵塵即疑。終與佛天不相似。我今為汝掃狐疑。如湯沃雪火銷冰。汝今微有疑與惑。鷂子便到新羅國。

  參政李邴居士

  字漢老。醉心祖道。有年。聞大慧排默照為邪禪。疑怒相半。及見壽。示眾。舉趙州庭相垂語曰。庭前柏樹子。今日重新舉。打破趙州關。特地尋言語。敢問大眾。既是打破趙州關。為甚麼却特地尋言語。良久曰。當初祇道茅長短。燒了方知地不平。公領悟。謂慧曰。無老師後語幾蹉過。後以書咨决曰。某近扣籌室。承擊發蒙滯。忽有省入。顧惟根識暗鈍。生平學解。盡落情見。一取一捨。如衣壞絮。行草棘中。適自纏繞。今一笑頓釋所疑。欣幸可量。非大宗匠委曲垂慈。何以致此。自到城中。著衣喫飯。抱子弄孫。色色仍舊。既無拘執之情。亦不作奇特之想。其餘夙習舊障亦稍輕微。臨行叮嚀之語。不敢忘也。重念。始得入門。而大法未明。應機接物。觸事未能無礙。更望有以提誨使卒有所至。庶無玷於法席矣。又書曰。某比蒙誨答。備悉深旨。某自驗者三。一事無逆順。隨緣即應。不留胸中。二宿習濃厚。不加排遣。自爾輕微。三古人公案。舊所茫然。時復瞥地。此非自昧者。前書大法未明之語。葢恐得少為足。當擴而充之。豈別求勝解耶。淨勝現流理。則不無敢不銘佩。

  寶學劉彥修居士

  字子羽。出知永嘉。問道于大慧。慧曰。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但恁麼看。公後乃於柏樹子上發明。有頌曰。趙州柏樹太無端。境上追尋也太難。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底透長安。

  提刑吳明偉居士

  字昭元。久參真歇。了得自受用三昧為極致。後訪大慧於洋嶼庵。隨眾入室。慧舉狗子無佛性話問之。公擬答。慧以竹篦便打。公無對。遂留咨參。一日慧謂曰。不須呈伎倆。直須啐地折。嚗地斷。方敵得生死。若祇呈伎倆。有甚了期。即辭去。道次延平。倐然契悟。連書數頌寄慧。皆室中所問者。有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具金鎖骨。趙州親見老南泉。解道鎮州出蘿蔔。慧即說偈。證之曰。通身一具金鎖骨。堪與人天為軌則。要識臨濟小廝兒。便是當年曰拈賊。

  門司黃彥節居士

  字節夫。號妙德。於大慧一喝下。疑情頓脫。慧以衣付之。甞舉首山竹篦話。至葉縣近前奪得抝折。擲向堦下曰。是甚麼。山曰。瞎公曰。妙德到這裏。百色無能但記得。曾作蠟梅詩有曰。擬嚼枝頭蠟。驚香却肖蘭。前村深雪裏。莫作嶺梅看。

  秦國夫人

  計氏法真。自寡處。屏去紛華。常蔬食。習有為法。因大慧。遣謙禪者。致問其子魏公。公留謙。以祖道誘之。真一日問謙曰。徑山和尚。尋常如何為人。謙曰。和尚祇教人。看狗子無佛性。及竹篦子話。祇是不得下語。不得思量。不得向舉起處會。不得向開口處承當。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祇恁麼教人看。真遂諦信。於是。夜坐力究前話。忽爾洞然無滯。謙辭歸。真親書入道槩略。作數偈呈慧。其後曰。逐日看經文。如逢舊識人。莫言頻有礙。一舉一回新。

  五燈全書卷第四十五
  五燈全書卷第四十六

    京都聖感禪寺住持(臣)僧 (超永) 編輯
    京都古華嚴寺住持(臣)僧 (超揆) 較閱 進呈
  臨濟宗
  南嶽下十六世

  育王裕禪師法嗣
  福州清凉坦禪師

  有僧舉大慧竹篦話請益。師示以偈曰。徑山有箇竹篦。直下則無道理。佛殿廚庫山門。穿過衲僧眼耳。其僧言下有省。

  臨安府淨慈水庵師一禪師

  婺州馬氏子。十六披削。首參雪峰照。照舉藏身無迹話問之。師數日方明。呈偈曰。藏身無迹更無藏。脫體無依便廝當。古鏡不勞還自照。澹烟和霧識秋光。照質之曰。畢竟那裏是藏身無迹處。師曰。嗄照曰。無踪迹處。因甚麼莫藏身。師曰。石虎吞却木羊兒。照深肯之 住後上堂。舉圓悟師翁道。參禪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始徹頭。水庵則不然。參禪參到無參處。參到無參未徹頭。若也要窮千里目。直須更上一層樓。下座 上堂。凍雲欲雪未雪。普賢象駕崢嶸。嶺梅半合半開。少室風光漏泄。便恁麼去。猶是半提。作麼生是全提。無智人前。莫說打你頭破腦裂 上堂。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古人恁麼話。大似預抓待癢。若教踏著衲僧關棙。管取別有生涯 宋孝宗淳熈戊戌。退淨慈。有偈曰。六年灑掃皇都寺。瓦爍翻成釋梵宮。今日功成歸去也。杖頭八面起清風。己亥浴佛日。入內觀堂。投老嘉禾。為終焉計。未幾。示寂。作書別郡官。端坐而逝。茶毗。得五色舍利。齒拳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