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園春事政敷腴。師居無宅止。隨所寓庵廬。皆曰幻住。四方龍象奔走輻湊。仁宗皇帝聞而聘之不至。錫金襴袈裟。并賜佛慈圓炤廣慧之號。英宗繼御。寵賚一如先朝。甞斥學者不求實悟。有曰。今之參禪不靈騐者。第一無古人真實志氣。第二不把生死無常。做一件大事。第三拌捨積劫以來。所習所重不下。又不具久遠不退轉身心。畢竟病在於何。其實不識生死根本故也。凡見學者輒問曰。汝喚什麼作生死。或茫然無所對。輒激勵開示之。至治癸亥秋。示疾。有來省者。師曰。幻住庵。上漏旁穿。籬坍壁倒。不可久住也。語笑如平昔。復有告歸吳門者。師曰。何不過了中秋去。十四早寫偈辭眾曰。我有一句。分付大眾。更問如何。無本可據。置筆安坐而逝。是日白虹貫山。壽六十一。臘三十七。塔全身於寺西望江石。元統二年。復賜號普應國師。仍以師所著書三十卷。名曰廣錄。敕隨大藏流行。

  杭州西天目山斷崖了義禪師

  姓湯。湖之德清人。六歲始能言。世事懵無所知。年十七。有僧過門。誦高峯上堂語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師忽曰。此大善知識也。我宜往見。母驚異之。即上死關為童。峯令提一歸何處話。因授名曰。從一。一日過鉢盂塘。見松梢雪墜有省。詣峯呈頌曰。不問南北與東西。大地山河一片雪。峯痛棒打退。不覺隕身崖下。同學捫蘿以救。力挽之還。師復端直。堅竪誓。以七日為限。未及期。豁然大悟。馳見峯曰。老和尚今日謾我不得也。再呈頌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炤便無蹤。自此不疑諸佛祖。更無南北與西東。峯上堂曰。我布縵天大網。打鳳羅龍。不曾遇得一蝦一蠏。今日有蟭螟蟲撞入。三十年後向孤峯絕頂。揚聲大呌。且道。呌箇什麼。舉拂子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師便奪拂子。為眾舉揚曰。盡大地有一人發真歸源。從一皆知之。後歸德清。偕母入武康結茅。越五載還山。峯曰。大有人道。你拖泥帶水。師曰。兩眼對兩眼。遂求薙落。更名曰了義。暨峯委席。本雍二公亦相繼而化。師乃勉狥眾請。甞示眾曰。若要超凡入聖。永脫塵勞。直須去皮換骨。絕後再甦。如寒灰發燄。枯木重榮。豈可作容易想。我在老和尚處多年。每被大棒打徹骨髓。不曾有一念遠離心。直至今日。纔觸著痛處。不覺泪流。豈似汝歡喜踴躍。咬著些子苦味。便乃掉頭不顧。殊不知。苦味能除百病。或示眾曰。除却語默動靜。道將一句來。又曰。一息不來。向何處安身立命。師說法應機。頗多觕言穢語。人所不堪。元統元年除夕。謂眾曰。有一件事天來大。你還委悉麼。良久曰。明日是年朝。越六日。與僧夜談。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也。僧曰。某甲隨去。師曰。你走馬也趂我不及。翌午跏趺而寂。壽七十二。臘四十九。初中峯示寂。會葬齋次。師笑謂眾曰。後十二年。更為老僧一會。至是十二年矣。全身藏於獅子岩。賜號佛慧圓明正覺普度大師。

  杭州天目山大覺寺布衲祖雍禪師

  明州寧海人。得旨於高峯。躬舂爨樵。貌甚瘠黑。戇而少文。甞和永明山居偈曰。我要心灰即便灰。何須更去覓良媒。千差路口齊關斷。萬別機頭盡截摧。就樹縛茅成屋住。拾荊編戶傍溪開。是他嬾瓚無靈騐。惹得天書三度來。又曰。尋常冷解自知非。退步沉踪住翠微。掃蕩百年榮辱夢。倒回多劫本根機。蟻因尋穴沿堦走。蝶為尋花徧圃飛。須信先天并後地。洞然物物有真歸。後住中天竺。桂子堂。書偈安坐而逝。

  處州白雲空中以假禪師

  得法高峯。後栖白雲山。禪侶聞風。屨滿戶外。至元丙子夏一日。援筆書偈曰。地水火風先佛記。掘地深埋第一義。一免檀那幾片柴。二免人言無舍利。趺坐而化。

  靈雲定禪師法嗣
  洪州般若絕學世誠禪師

  示眾。兄弟家。三年五年做工夫。無個入處。將從前話頭拋却。不知行到中途而廢。可惜前來許多心機。有志之士。看眾中柴乾水便。僧堂溫煖。發願三年不出門。決定有箇受用。有等纔做工夫。心地清淨。但見境物現前。便成四句。將謂是大了當人。口快舌便。悞了一生。三寸氣消。將何保任。佛子若欲出離。參須寔參。悟須寔悟。

  徑山陵禪師法嗣
  杭州徑山竺遠正源禪師

  南康歐陽氏子。聞虗谷道望。往依焉。一日谷舉龍潭滅紙燭話。問之。師曰。焦石可破層氷。谷曰。破後奚為。師曰。探索方知。谷曰。所知者何事。師擬對。谷便打。師釋然領旨。後五主大剎。號佛慧慈炤普應禪師。壽七十三而逝。塔竪本山。

  金華府雲黃山寶林桐江紹大禪師

  俗姓吳鳳山。為沙彌時。私自計曰。化龍之魚。肯于蹄涔求生乎。即上雙徑謁虗谷。谷指以入道捷要。久之辭去。一策湖湘徧扣禪扃。法無異味。乃歸省谷。奮勵倍加。遂得自在無畏法。初住烏龍。晚居寶林。示滅。眾請書偈。師接筆擲地曰。縱書到彌勒下生。寧復離此耶。翛然而化。闍維獲設利。如紺珠色。牙齒貫珠不壞。壽七十四。臘五十一。

  蘇州覺隱本誠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