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如何。師曰。未是衲僧分上事。曰如何是衲僧分上事。師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師有偈曰。芭蕉的旨。不挂唇齒。木童唱和。石人側耳。

  郢州興陽山清讓禪師

  僧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時如何。師曰。其問甚諦當。曰既是坐道場。為甚麼不得成佛道。師曰。為伊不成佛。

  洪州幽谷山法滿禪師

  僧問。如何是道。師良久曰。會麼。曰學人不會。師曰。聽取一偈。話道語下無聲。舉揚奧旨丁寧。禪要如今會取。不須退後消停。

  郢州芭蕉山遇禪師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是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曰爭奈學人未會何。師曰。逢人但恁麼舉。

  郢州芭蕉山圓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接人一句。師曰。要頭截取去。曰豈無方便。師曰。心不負人。面無慚色。上堂三千大千世界。夜來被老僧都合成一塊。輥向須彌頂上。帝釋大怒。拈得撲成粉碎。諸上座還覺頭痛也無。良久曰。莫不識痛痒好。珍重。

  彭州承天院辭確禪師

  僧問。學人有一隻箭。射即是。不射即是。師曰。作麼生是闍黎箭。僧便喝。師曰。這箇是草箭子。曰如何是和尚箭。師曰。禁忌須屈指。禱祈便扣牙。問心隨萬境轉。阿那箇是轉萬境底心。師曰。嘉州大像古人鐫。問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時如何。師曰。亭臺深夜雨。樓閣靜時鐘。曰為甚麼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師曰。管筆能書。片舌解語。開堂日示眾。正令提綱。猶是揑窠造偽。佛法祇對。特地謾驀上流。問著即參差。答著即交互。大德擬向甚麼處下口。然則如是。事無一向。權柄在手。縱奪臨機。有疑請問。僧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群峰穿海去。滴水下巖來。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道頭會尾。舉意知心。

  興元府牛頭山精禪師

  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東海浮漚。曰如何領會。師曰。秤鎚落井。問不居凡聖。是甚麼人。師曰。梁朝傅大士。曰此理如何。師曰。楚國孟甞君。

  益州覺城院信禪師

  僧問。如何是出身一路。師曰。三門前。曰如何領會。師曰。緊峭草鞋。

  郢州芭蕉山閑禪師

  僧問。十語九不中時如何。師曰。閉門屋裏坐。抱首哭蒼天。

  郢州芭蕉山令遵禪師

  僧問。直得無下口處時如何。師曰。便須進一步。曰向甚麼處下脚。師曰。東山西嶺上。

  慧林究禪師法嗣
  韶州靈瑞和尚

  俗士問。如何是佛。師喝曰。汝是村裏人。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十萬八千里。問如何是本來心。師曰。坐却毗盧頂。出沒太虗中。問如何是教外別傳底事。師曰。兩箇靈龜泥裏闘。直至如今困未休。曰不會。師曰。木雞銜卵走。燕雀乘虎飛。潭中魚不現。石女却生兒。

  南嶽下八世
  報慈韶禪師法嗣
  蘄州三角山志謙禪師

  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速禮三拜。僧禮拜。師曰。一撥便轉。

  郢州興陽詞鐸禪師

  僧問。佛界與眾生界。相去多少。師曰。道不得。曰真箇那。師曰。有些子。

  五燈嚴統卷第九
  音釋

  頵(於倫切)
續藏經 五燈嚴統
  

  五燈嚴統卷第十
  法眼宗
  南嶽下八世
  羅漢琛禪師法嗣
  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

  餘杭魯氏子。七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落髮。弱齡稟具於越州開元寺。屬律匠希覺師。盛化於明州鄮山育王寺。師往預聽習。究其微旨。復傍探儒典。遊文雅之場。覺師目為我門之游夏也。師以玄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邁。抵福州參長慶。不大發明。後同紹修法進三人。欲出嶺。過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爐次。藏問。此行何之。師曰。行脚去。藏曰。作麼生是行脚事。師曰。不知。藏曰。不知最親切。又同三人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藏曰。山河大地。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師曰別。藏竪起兩指。師曰。同。藏又竪起兩指。便起去。雪霽辭去。藏門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曰。在心內。藏曰。行脚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近一月餘日。呈見解說道理。藏語之曰。佛法不恁麼。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藏曰。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於言下大悟。因議留止。進師等以江表叢林欲期歷覽。命師同往。至臨川。州牧請住崇壽院。開堂日。中坐茶筵未起時。僧正白師曰。四眾已圍繞和尚法座了也。師曰。眾人却參真善知識。少頃陞座。僧問。大眾雲集。請師舉唱。師曰。大眾久立。乃曰。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與大眾舉一古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