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雲臥紀譚
 宋 曉瑩錄

感山雲臥紀談

  始予出自南閩。遠歸江表。分甘與艸木俱腐。誅茅城山。以尚書孫公仲益所書雲臥菴字而揭焉。公又以詩見寄。有身世兩相違。雲閒臥不飛之句。葢其知予者也。山頂高寒。非老者所宜。八見青黃。病隨日生。繇是徙居曲江之感山。年運既往。與世日益疎闊。順時制宜。以待溢然。或逃可畏之暑於松塢。或暴可愛之日於茆簷。身閒無事。遇賓朋過訪。無可藉口。則以疇昔所見所聞公卿宿衲遺言逸跡。舉而資乎物外談笑之樂。不謂二三子剽聞。而耳亦熟矣。遂相與記諸。以雲臥紀談名之。然予所談。未必世之贒者以為善。令會稡成編。無乃重予之過歟。若夫文字性空。言語道斷。以予終日談為未甞談。則庶幾焉。
  雲臥菴老僧自敘

  雲臥紀譚目錄

卷上
  富弼頌書  秀紫芝文  東山吉  仁宗問大覺  黃龍頌三關  周茂叔青松社  禪公頌古  齊己粥疏  查道僧堂記  佛心才  無盡送羽士  明大禪持鉢  修演入定  鼓山刊錄  回石頭錄敘  道潛參寥子  自雲厨堂記  大慧寓韓駒齋  慈雲陳詞  羅漢系南  飯僧嚫金  泉入黃龍室  雪竇持  龍牙從密  英鐵觜  西湖清淳  汪藻會諸山  嚴陽尊者  大慧雲峰後身  程闢招老南  劉公觀音石像  淨遜燒虱法語  喻彌陀  溫公修造  莫將謁南堂  妙應風鑑  李覯恭伯  脩仰書記  訥叔至東林  果公示欺客  真淨行寶蓮  徑山本首座  才蘇嚕  宣首座  圓悟書王梵志頌  楚安方  舟峰慶老  御註圓覺經  海會守從  楊麟出家  圓鑑遠公  寂音獲譴

卷下
  尼慧光說法  孝宗原道辨  隆慶閑  泉大道頌  大悲閑長老  佛印謁王荊公  老華嚴出世  無際掃塔  惟正禪師  南老答鄒長者  嚴朝康頌古  文殊道  饒節從釋氏  且公頌古  蘇軾讚泗州  信園頭能詩  皓布裩塔銘  尼真如參道  保寧璣道者  馮氏讚大慧  岳林寺重建  簡上座  尊宿漁歌  大慧再訪無盡  謙問張浚  端故事  辯麤  大覺乞歸山  蘇轍謁佛印  雪堂行  達磨讚  蘇轍左遷  陳堯佐誌墓  報本元嗣書  野軒詩頌  徐禧問靈源  無盡徵詰  永道抗辯  伊蒲塞  達觀性辯  蘇軾衲衣  無著道閑  佛慧北邙行  政書記詩

卷末
  雲臥長書

  雲臥紀譚目錄(終)

  

  感山雲臥紀談卷上

  富鄭公。熈寧間。鎮亳州。迎致頴州華嚴禪苑顒禪師。獲聞心法。及致仕居洛。以頌述志。寄顒得法之師姑蘇圓照禪師。曰。親見顒師悟入深。夤緣傳得老師心。東南謾說江山遠。目對靈光與玅音。仍有書曰。弼留心祖道。為日已久。常恨不遇明眼人開發蒙陋。雖久聞盛德。而無由瞻謁。昨幸出守亳社。與頴州接境。因里人張北部景山請得顒師下訪。相聚幾一月。以慈悲方便之力。令有悟處。會結夏逼日。四月初。遽且歸頴。其於揩磨淘汰。則殊未有功。衰病相仍。昏鈍難入。昔古靈師所謂不期臨老得聞極則事。見之於弼今日矣。天幸。天幸。弼雖得法於顒師。然本源由老和尚而來。宗派甚的。必須亦欲成持。更望垂慈攝受。遠賜接引。未至令至。即為南嶽下龐蘊.百丈下裴休。何以異哉。公之貴極人臣。頓明此道。可謂沒量大人矣。又能講法義於圓照。敘陳宗派。援古靈師臨老得聞極則事以自謂。豈欺人哉。
  蜀僧祖秀。字紫芝。蚤以文鳴於士大夫間。慕嵩明教之風。著歐陽文忠公外傳。蘇養直庠為序冠其首。略曰。君子以佛之教不見證於堯.舜.禹.湯之世。而孔子.孟軻之後。歷代先儒雖當國。不少禁。亦聽其橫流宇內。古今持此論者有矣。獨秀公以謂堯之丹朱。不足以授政而禪舜。舜亦憂商均而禪禹。至湯武革命。斯教之所始。使孔子行事。亦何以異此。由堯迄武王。佛未誕生。有以也。成康既沒。佛於是顯跡。然而未被中華。以俟聖人生於魯。集大成於古帝王之教也。甚矣。聖人困於魯衛.陳宋。欲居九夷。乘桴浮海。當是時。以外數萬里之教。加于中國。天子.諸侯疇聽之哉。佛之法不苟傳。非顯宗感而求諸遠。恐未能速應耳。此皆秀公京師之書。其駭古震今之論。溢數萬言。特未傳於世。又秀甞讚東坡像曰。漢之司馬.楊.王。唐之太白.子昂。是五君子者。皆生乎蜀郡。未若夫子而有耿光。夫子之詩。抗衡者。其唯子美。夫子之文。並軫者。其唯子長。賦亦賢於屈賈。字乃徤於鍾王。此夫子之絕技。葢至道之秕穅。夫子之道。是為后稷.伊尹。可以致其君於堯.湯。時議將加之於鈇鉞。而夫子尤諷於典章。海表之遷。如還故鄉。信蜀郡之五傑者。莫得窺夫子之垣墻。秀之言論風旨。不特此而已。嘗一臠可以知鼎味也。靖康初。秀尚留京師。著華陽宮記。極為詳備。其東都事略以為朱勔傳讚。葢勔董役讀之者。所謂壽山艮嶽則昭然矣。豈待寄目耶。張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