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其心。故寄之月輪。傳乎後世。咸言月中之兔。自斯而有。漢紀云。月行之道。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青赤出陽道。白黑出陰道。若夏月失節度而妄行。出陽道則旱。出陰道則水。楞嚴經暈適背玦負耳虹蜺。種種惡相。淨覺解云。此皆日月邊之惡氣也。漢天文志云。日月薄蝕。怪雲變氣。皆陰陽之精。本在地而上應於天者也。政失於此而變見於彼。猶影之象形。響之應聲。又云。月者刑也。月食修刑。是以說文凡禍福等字畫从示二。乃古文上字也。小者古文作巛。即日月星辰三光也。天欲令人悔過。必於三光以垂象。下示於人。令其知過必改也。是知月光陰滋萬物。夜發光明。功次於日光者焉。讚曰。
太陰之精號明月 天子居于白銀宮 成劫時人食香稻 黑暗便生皆昏蒙 吉祥菩薩之所化 月輪於是乘五風 玻胝迦寶水珠體 能照能冷成陰功 去地五十繕那許 修因壽量與日同 右遶須彌常不息 與日遲速咸住空 圓闕由于城面轉 青衣天覆及曈朦 閻浮提樹光影現 上有天雞鳴其中 佛作兔時曾結友 猿狐異類交情通 帝釋試之觀大器 各持所食共來供 唯有兔時無物至 自投入火以身充 帝釋感彼希有事 月中寄迹傳無窮 萬物賴月滋永夜 宜尊寶像啟修崇
娑竭龍王傳
大集等經中云。娑竭羅。大雲請雨經及光明經曰。婆伽羅王。須彌藏等經曰。婆難陀。孔雀經云。娑薛羅。乃梵音楚夏。此云鹹海。華嚴疏梵語三慕達囉。此云龍王。即大鹹海之中龍王也。須彌藏經云。善住龍王為一切象龍主。婆難陀龍王為一切蛇龍主。阿耨達龍王為一切馬龍主。婆樓那龍王為一切魚龍主。摩那蘇婆帝龍王為一切蝦蟇龍主。又孔雀經列一百七十七龍王。今娑竭羅當第七位。居大海龍王之次。大雲經列百七十餘龍王。當第三位。今所以獨供娑竭羅者。一是蛇龍之主。為龍本類故。二是大權之中。每對佛弘護故。三佛之法寶在其宮故。四自唐已來徧靈應故。由集要云。蛇龍乃其本類。餘皆旁類也。故知為五龍之主耳。又如海龍王經.法華.華嚴.大集偏稱此位。故知大權弘護力勝。又如龍樹入其宮。見法堂無量。法華中文殊師利所化八歲龍女。即娑竭羅王之女。大集亦云娑竭羅龍王有子。名青蓮華。面身相端正等。處胎經云。吾於海中與龍說法。無數龍神龍子得道。吾留金色全身舍利百三十枚令供養之。故知佛之法寶在其宮中。又帝心尊者北塔銘云。唐大宗朝大旱。諸處祈禱無感。遂遣中使命順和尚祈雨。順令中使往抱腹山草庵中。有老僧著木履行道。可云終南山杜順和尚伸意。天久不雨。願降甘澤。使至果如其言。即述前語。老僧乃云。大凡降雨。須天符牒。今雖無天符。順和尚有旨。則如天符牒無異。汝可速回。使回至都。雨即隨至。太宗遣使往謝。順問老僧何人。順乃云龍王也。遂遣使抱腹山。傳宣使至。止見草木深林。初無草庵。遂賜順為帝心禪師焉。大凡諸龍業報不一。如薰聞記說龍有四種。一守護天宮持令不落。二興雲致雨。三蛇龍決江開瀆。四伏藏龍主輪王及福德人藏。淨名疏云。龍是畜生道。正報似蛇。依報七寶宮殿。與天無異。亦能變形。為端正人。通胎卵濕化四種生。壽一中劫(二十增減為一中劫)。壽盡為金翅之鳥所食。僧護經云。龍有五法不能隱身。一者生時。二者死時。三者睡時。四者瞋時。五者交時。迦葉詰難陀經云。龍有三苦。一者雖食百味飲。入口即化為蝦蟇。二婇女端正。欲為夫歸。二蛇相交。三背道布鱗。沙石生其中。痛乃連心。僧祇律云一。日之中三過皮肉落熱沙薄身。海龍王經云。昔在人中作大福田。受天福故。神受自在。不持齋戒。受惡報身。金翅鳥日食五百水龍。一龍王能受八戒。則免斯害。具如菩薩處胎經說。又若得袈裟一片一縷安於身上。亦可得免。僧祇律云。往因布施。今日奉養。同天神力。廣大龍宮。飲食有能盡壽銷者。有二十年銷者。有七年銷者。今娑竭羅龍王乃大權菩薩現此龍身。故華嚴說位皆十地。住不思議解脫。欲降雨時。三日之中先布密雲。所降之雨不從口出。不從身出。端坐深宮。舉念之時其雨普洽。竪亘六天。橫徧四域。以時雨[雨/汪]無所夭害。位居十地。迹示龍身。護法護民。其利博矣。讚曰。
娑竭羅王主蛇龍 弘護佛法使興隆 大唐已來多感應 故今法會仰深功 有女八歲成正覺 青蓮華子美儀容 佛至其宮宣妙法 金色舍利留其宮 唐初昔年因亢旱 曾蒙杜順指其蹤 天使往見於僧相 即時甘澤降靈空 大抵群龍非一類 胎卵濕化生非同 正報乃蛇受天福 金翅來吞而壽終 三種苦相誠難受 五不能隱事須從 獨有大權垂化迹 位居十地報難窮 欲降雨時身不動 先布密雲三日中 舉念之間洽遐邇 百穀咸秀使年豐 如是利生無礙力 願臨佛會賜靈通
閻摩羅王傳
梵語閻摩羅。或閻摩杜羅。或夜魔盧迦。俱舍論云。閻羅。或云琰摩羅。藥師經云。琰摩。乃經論互出不同。或梵語之音楚夏。此翻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