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孝廉林逸.王元升。累上春官不第。心甚憤憤。一日醉往梓潼廟。見帝君像指而嫚罵曰。今不作汝矣。何為復在此受饗祀乎。因上神座。盡力推像。踣趺粉碎。二人回家大發熱。帝君附體痛罵曰。汝二狂生。前世止作幾小福。上帝報汝以孝廉。且家貲不薄。已過分矣。何為狂妄放肆。毀壞吾像。惡至此極乎。立付地府鞫治。家人驚悸。連夕塐起聖像。卒不救而死。
  罷翁曰。丙午余在閩親聞此事。後詢福州衲子。眾口一辭確實不誣。

  二孝廉襲慢地藏立死受報

  麻城二孝廉。一信佛。一慢佛。同讀書地藏殿。忽一親戚饋狗肉至。信者摩令去曰。莫兒戲。慢者曰。大人不見小過。信者倉皇避至門外。慢者反上佛座。欲夾肉戲献菩薩。纔舉箸空中。忽一推塌地。倒仆立死。少頃門外孝廉亦死。同至冥府。見慢者拷掠笞榜百刑皆受。以頸階枷。枷上火起。遍體燒爛。冥君向信者曰。汝信心。不應來。令汝來者。証知彼受苦。傳示人世耳。勅令回陽。遂甦。
  罷翁曰。杏巖支浮和尚及廓門石堂親述。從來慢神佛者皆遭險報。世人不悟。往往以神佛為荒唐。輙加侮慢。自貽伊戚。悔之晚矣。

  建昌小民穢汙三寶雷神擊死

  建昌府南門外一小民。姓王。素行不孝。乙巳七月某日買牛肉。就淨土寺僧鍋烹煑。王人為小兒手刮絲瓜。小兒忽見一緋衣婦人。項負一大鏡入戶。以手指王人。王人即跪下。旋見一雷神以椎擊之。大火一噴。隨出外發聲。王人身面俱黑立死。背有字一行。人不能識。
  罷翁曰。余是秋適在建昌景雲寺。去淨土寺不一箭。余侍者無不往觀。城內外皆知。食牛為罪。余乘機為嚴玉環提臺言之。立禁宰牛。

  甬城人以穢觸塔廟立遭奇禍

  天峰塔在寧波城中。某年九月數俗子携酒肉歡呼其上。一人即於塔戶溲溺。時秋空正朗。忽霹靂擊其人墮塔死。杯盤壺斝星飛。餘人盡擲之塔下。塔隨回祿。今復修整。又四明尊者法智大師塔在延慶寺。眾舉子較藝寺中。一生就塔遺溺。旁有駭者曰。塔靈不可穢。生曰。僧去數百年。遺骨既朽。何靈之有。溺竟。突發狂悸。引刀自殺。同伴掖之登舟。復沒水死。
  罷翁曰。錢希聲州侯昆仲述。

  陳祥屠狗怙惡不慘現身招報

  余州中門人錢登九。一僕名陳祥。日入內充役。暗地屠狗。余朝夕苦口切勸。卒不改業。一日食新河豚。毒發痛悶欲死。醫人勸食糞漿可救。陳祥蛇行至廁邊。大啖糞。卒不治。作狗聲哀呌而死。

  熊季納以精虔護法刻期獲嗣

  南康下建昌熊士龍。字季納。給諫青嶼公諱德陽季子也。世護雲居祖席。會嶼翁欲請顓愚大師住雲居。命子料理。季納以身任常住精誠備至。為辨什物。費五百緡。適家中懷妊。顓師曰。公如此護法。佛祖定與男嗣。季納立約曰。若因護法顯靈。須是臘八日生子。初七初九皆不算也。子向玉果臘八生。不爽毫髮。
  罷翁曰。余住雲居十載。季納又始終護法。余遷黃梅四祖三載。公方捐館。赤心為法門。萬中難得矣。惜哉。

  顧秀才化鶴回生尋訪得實

  崇禎丙子科無錫顧秀才。因鄉試寓長干報恩寺僧舍。偶晝寢。忽夢作白鶴飛翔空中。心甚快樂。飛至雨花臺畔。見一人家堂房嚴麗。扁對精雅。一一悉記。飛入內殿。見數女人擁一婦分娩。鶴忽眼花。遂墮盆中。合家稱慶。鶴驚念曰。吾本來鄉試。若為人後。吾必死矣。乃絕呌而醒。則僮僕圍哭久矣。次日秀才錄扁對。命僕尋訪。一一儼在。乃中年無子一富翁也。翁聞悲愴。到寺識認厚饋秀才曰。因老身薄福。招不起相公耳。痛哭而去。
  罷翁曰。余亦在南中預試。見聞歎詫。

  黃封翁以行善感大士送子著大名節

  嘉定黃韞生。父中年艱于得子。力行善事。勤誦白衣經。忽夢大士抱一孩兒送曰。念汝勤苦誦經行善。尋得一絕好秀才與汝。須善養之。初名金耀。為名士。次改淳耀。中癸未進士。乙酉感憤世變。乃與弟偉公同縊于北門外佛殿中。
  罷翁曰。昔余於試地。頻頻見韞生。真金玉君子。後成名進士。而大士只曰好秀才。古曰秀才價以天下為己任。如韞生者。才品高出。節忠凜然。真好秀才也。

  吳霞舟以盡節焚身神昇天

  吳鍾巒。字巒穉。號霞舟。毗陵人。素為名宿。六十餘成進士。初任長興令。累遷至粵西司臬。申酉間因經國變。遁至周山。輙自念曰。吾門人李仲達。同窓馬素修。皆死節。今年垂八十。倘一旦病歿。不幾負二人乎。吾當尋一死所。明白乾淨。以見知己。時公在周山城內。寓文廟中。先聚薪為龕。中設高座。聞城陷即抱聖牌登龕。坐命僕縱火。頃刻而盡。未幾降乩于毗陵張澹如家。言焚身後神明上升。為玉霄宮青衣使者。作詩數首在世。有八十焚身總為君。念及至今猶涕淚之句。
  罷翁曰。余丙午八月從曹谿回。至虔州與公季子公及同寓東溪寺。備見紀實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