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制儀。文四卷行於世。公之子彌遠。相寧宗。封衛王。衛王之子宇之。觀文殿大學士彌忠之子嵩之。相理宗。衛王建明州七山寺觀。沿途接待。浩甞撰南湖法智大師像讚曰。靈山一席。儼在天台。後十三葉。復生奇材。唱道四明。講肆宏開。溥海聲聞。谹谹雲雷。章聖在御。中使鼎來。得法大旨。皇皇恢恢。錫號法智。宸章昭回。祇今後學。咸仰崔嵬。蘭馨菊芳。本一根荄。嗚呼是為法宇之柱石。教鼎之鹽梅。宜茲幻影經千古而無塵埃(宋史并統紀)。

  錢象祖

  象祖。相寧宗。守金陵日甞問道於保寧無用全禪師。又問道於護國此菴元禪師。師曰。欲究此事。須得心法兩忘乃可。法執未忘。契理亦非悟也。公曰。纔涉唇吻便落意思如何。師曰本自無瘡勿傷之也。公渙然有得(資監)。公甞於鄉州建接待十所。皆以淨土極樂名之。創上菴高僧寮為談道之處。自左相辭歸。益修淨業。偶得微疾。僧有問起居者。則曰。不貪生不怖死。不生天不生人。唯當往生淨土耳。言訖趺坐而化。時天皷震響。異香芬郁。未終之前郡人咸聞空中云。錢丞相當生西方淨土。為慈濟菩薩(淨土傳)。

  王日休

  日休。字虗中。龍舒人。為國學先生。作六經訓傳數十萬言。一旦捐之曰。是皆業習。非究竟法。吾其為西方之歸乎。自是一志念佛。日課千拜。一日厲聲念佛。忽云佛來接我也。屹然立化。有淨土文行於世。甞曰。參禪大悟超脫生死輪迴固為上矣。然至此者恐少。若修西方則直截輪迴萬不漏一。故今勸參禪之人每日留頃刻之暇修於西方。若果大悟得超輪迴。去佛地尚遠。更往見阿彌陀佛。展禮致敬有何不可(淨土文)。

  佛法金湯編卷第十四

    天台釋如惺重校

  佛法金湯編卷第十五

    會稽沙門 心泰 編
    天台沙門 真清 閱

  朱熹

  熹。字元晦。號晦庵。新安人。紹熈中除煥章閣待制。理宗朝贈太師。封徽國公。諡文公。公少年不樂讀時文。因聽一尊宿說禪直指本心。遂悟昭昭靈靈一著。十八歲請舉。時從劉屏山。屏山意其留心舉業。暨搜其篋。只大慧禪師語錄一帙耳。有久雨。齋居誦經。詩曰。端居獨無事。聊披釋氏書。暫息塵累牽。超然與道俱(云云)。【標】公甞致書於開善道謙禪師云。向蒙妙喜開示。應是從前記持文字。心識計校。不得置絲毫許在胸中。但以狗子話時時提撕。願受一語。警所不逮。師答曰。某二十年不能到無疑之地。後忽知非勇猛直前。便自一刀兩斷。把這一念提撕狗子話頭。不要商量。不要穿鑿。不要去知見。不要強承當。公有省。師卒。公祭以文。略曰。我昔從學讀易.語.孟。究觀古人之所以聖。既不自揆。欲造其風。道絕徑塞。卒莫能通。下從長者問所當務。皆告之言要須契悟。開悟之說不出於禪。我於是時則願學焉。師出仙洲。我寓潭上。一嶺間之。但有瞻仰。丙寅之秋。師來拱辰。乃獲從容。笑語日親。一日焚香請問此事。師則有言。決定不是。始知平生浪自苦辛。去道日遠。無所問津。未及一年。師以謗去。我以行役不得安住。往還之間見師者三。見必欵留朝夕咨參。師亦喜我為說禪病。我亦感師恨不速證。別其三月。中秋一書已非手筆。知疾可虞。前日僧來為欲往見。我喜作書曰。此良。便書已遣矣。僕夫遄言。同舟之人告以訃傳。我驚使呼問以何故。於乎痛哉。何奪之遽。恭惟我師。具正徧知。惟我未悟。一莫能窺。揮金辦供。泣於靈位。稽首如空。超諸一切(資監)。或問朱子曰。今士大夫晚年都被禪家引去者何故。答曰是他高似你。你平生讀許多書。記誦文章。所藉以取功名利祿之計者。到這裡都靠不得。所以被他降下。他底且省力。人誰不悅而趨之乎。王介甫平生學許多道理。臨了捨宅為寺。又云。只緣他打併得心下清潔。所以本朝李文靖公.王文正公.楊文公.劉元城.呂由公。都是甚麼人。也都去學他。又云。佛書說六根六識。四大十二因緣生之類。皆極精玅。故前輩謂此孔孟所不及。又曰。四大即是魂魄。十二緣生出華嚴合論。佛說本言盡去世間萬事。後却說出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事門頭不捨一法。熹又曰。金剛經大意只在須菩提問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兩句上。故說不應住法生心。不應住色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答云何住。又說若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是答云何降伏其心。所謂降伏其心者。非謂欲遏伏此心。謂盡降伏世間一切眾生之心。入無餘涅槃只是一無字。自此以後只是這意。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謂離相即名為佛。又曰。釋氏之學與吾儒有甚相似處。如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又曰。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又曰。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看他是甚麼見識。今區區小儒怎生出得他手。宜為他揮下也(朱子語錄并易解)。

  陸游

  游。字務觀。號放翁。佃之孫。越之山陰人。仕至祕監。甞問松源岳禪師云。心傳之學可得聞乎。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