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諡文昭。沙門玄謨.玄奘翻譯經論。勑玄齡監護給事。如晦。字克明。太宗即位進右僕射。與玄齡共筦朝政。封萊國公。尊元琬法師之道。常訽法要。臨終召琬。願為世世之師(僧史)。

  長孫無忌

  無忌。字輔機。佐太宗定天下。功居第一。封齊國公。【標】貞觀二十三年。太宗以玄奘新譯經頒賜十道總管。展轉流布。無忌與中書令褚遂良奏曰。佛教冲玄。天人莫測。陛下至道昭明。建立三寶。致法師陟險求經歸國翻譯。若庵摩之始說。猶金口之新開。皆陛下聖德所感。臣等愚瞽。預此見聞。苦海波瀾舟航有寄。況天慈廣遠使布之九州。蠢蠢黔黎俱飡玅法。臣等億劫欣逢。不勝感幸(舊唐史)。

  褚亮

  亮。字希明。杭州人。十八學士之一也。與暹律師書。略曰。弟子植生多幸。早預法緣。近於華岳。創立僧宇。此山蘊蓄奇秘。控接烟霞。賢哲之所同歸。結搆雖淹。禪誦猶寡。且棟梁三寶必資龍象之力。羽儀四眾尤待鴛鷺之群。法師等學洞經典。譽宣真俗。仰願俯從微請。降迹來儀。則釋遠禪居遙踪可擬。王珣精舍清塵不昧。是所願也(弘明集)。

  虞世南

  世南。字伯施。越州餘姚人。大業中累官至秘書郎。太宗時為弘文舘學士。後以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圖形凌烟閣。諡文懿。貞觀八年。世南立疏曰。弟子早年忽遇重患。當時運心差愈之日。奉設千人齋。今謹於道場供千僧蔬食。以其願力。希生生世世常無病惱。七世久遠六道冤親並同今願(法帖)。【標】帝王略論云。公子曰。梁武夷凶剪暴。克成帝業。南面君臨。五十餘載。盖有文武之道焉。至於留心釋典。桑門比行。以萬乘之君為匹夫之小善。熏修無染。危亡已及。豈其道非也。何福謙之無効乎。先生曰(世南也)。釋教者出世之津梁。絕塵之軌躅。運於方寸之內。超於有無之表。塵累既盡。攀緣已息。然後入於解脫之門。至若化俗之法。則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與夫仁義禮智信亦何異焉。盖以所修為因。其報為果。人有修此六行。皆多不全。有一缺焉。果亦隨滅。是以鬷明醜於貌而慧於心。趙壹高於才而下於位。羅褒富而不義。原憲貧而有道。其不同也如斯懸絕。興喪得失咸必由之。下士庸夫見比干之剖心。以謂忠貞不可為也。聞偃王之亡國。以謂仁義不足法也。若然者。盜跖高枕於東陵。莊蹻懸車於西蜀。考終厥命良足貴乎。公子曰。人君修道與匹庶殊乎。先生曰。人君者居尊高之地。執生死之榷。勢疾風雲。力摧山岳。其威德大矣。其運行速矣。夫修道宜以弘濟為懷。仁恕為體。有一物失所。若己之納於隍。推此一言以及萬物。則得道之真也。若乃澤不及於行葦。化不沾於海外。區區一介之善亦無取焉(帝王略論。世南撰)。後世南卒。太宗夢見之。因詔曰。世南德行純備。志存忠益。奄從物化。良用悲傷。昨因夜夢倏覩斯人。兼進讜言。有若平生之舊。可即其家造五百僧齋。佛像一軀。以資冥福。以申朕思舊之意(舊唐史)。太宗破薛舉於幽州。立昭仁寺。世南撰碑。

  褚遂良 李百藥 顏師古 許敬宗 朱子奢 岑文本

  遂良。字登善。亮之子。貞觀中累遷起居郎。又遷諫議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破宋金剛於晉州。立慈雲寺。命遂良撰碑。李百藥。字重規。定州人。正觀元年為中書舍人。上封建論。大宗納其言。授太子右庶子。太宗破劉武周於汾州。立弘濟寺。命百藥撰碑。又嘗撰大乘莊嚴論序。略曰。大小乘學悉以此論為本。於此不通。未可弘法(本傳并大典錄)。顏師古。字籀先。瑯琊人。太宗嘗歎五經寢訛。師古考定釐正。帝因班所定書於天下。俄拜秘書少監。大宗破竇建德於鄭州。立等慈寺。命師古撰碑。許敬宗。不知何處人。太宗破霍老生於呂州。立普濟寺。命敬宗撰碑。朱子奢。蘇州人。貞觀間累遷弘文舘學士。太宗破王世充於洛州。立昭覺寺。命子奢撰碑。岑文本。字景仁。鄧州人。貞觀元年除秘書郎遷中書令。太宗破劉黑闥於洺州(今廣平府)。立昭福寺。命文本撰碑。文本少時常念法華普門品。曾乘舟吳江。舟覆人盡死。文本沒水中。若有人曰。但念佛。必不死。既隨波湧出。至岸獲免。後於家設齋。一僧後去。謂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預灾。終逢太平致富貴。言訖不見。及文本就齋。復於椀得舍利二(舊唐史并統紀)。

  閭丘胤

  胤。貞觀間為台州刺史。將之任。俄病頭風。醫治不瘥。豐干因遊方偶至其家。自謂善療此疾。胤令治之。師噀以水即愈。胤問師何來。曰天台國清來。又問天台有何賢士。曰見之不識。識之不見。若欲見之。不得取相。寒山文殊遁跡國清。拾得普賢狀如貧子。胤至郡即詣國清。問豐干所居院。僧道翹引至空房。多見虎跡。云禪師在。日惟舂米供眾。夜則唱歌自樂。【標】又問寒山拾得。翹引至竈前。見二人向火大笑。胤前禮拜。二人喝曰。豐干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二人即把手而笑。走向寒岩。更不反寺。胤乃令道翹於村墅人家屋壁竹石之上錄歌詩三百首。輯之成編。胤為作序并贊行世(寒拾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