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辯。其論可謂公矣。然如法華所謂提婆達多是我善知識者。則毀亦金湯。譽亦金湯。其何損益於吾教哉。然則讀是編者當於文字之外求之可也。洪武二十四年歲在辛未秋七月初吉僧錄司左講經天禧講寺住持釋守仁。



  越有沙門岱宗泰公。幼習洙泗之業於鄉校。稍長為釋氏學。甞師事夢堂噩禪師於台之國清寺。而為其掌箋翰焉。其學贍而識達。氣充而守約。其發為文章雄渾淵雅。惟務以弘宗樹教為本。不以誇多闘靡為奇。甞出世說法郡之東山禪寺。而從之學者益眾。洪武十有九年來 京師。間出所治佛法金湯編示予。俾為之序。予因言於岱宗曰。子之為書。盖將以明夫道也。夫道先天地而不為始。後天地而不為終。窮其微雖聖賢有不能造。極其幽雖鬼神有不能測。非聲臭之可形。非言議之可辨。然則子之為是也。將奚以乎。岱宗曰。語道之極致。固有如子之言者。然道無異同而不能不有異同。道無愛惡而不能不有愛惡。有異同焉。不能不有抑揚之論。有愛惡焉。不能不有是非之辨。異同也。愛惡也。抑揚之論。是非之辨。固皆末也。本之曾奚悖於道乎。因其用而明其體。沿其流而得其源。則此書之作也。又惡可已乎。子亦甞知有迷而失道者乎。不有以為之先而導之。而欲至其所未至也。不亦難乎。予之為是也。盖將以考見夫古今之得失而從違之。其亦庶幾乎至其所未至者之先導乎。予曰。岱宗盖得吾佛聖人所以設教之心也。予之言曾未至乎此。甞徧閱是編。其所載西乾竺而東震旦。上周秦而下宋元。其間聖君賢臣名儒鉅公。有能抑揚佛化以為善治。有能推驗神功以攘外侮。或開之於先。或承之於後。所謂抑揚之論。是非之辨。不能無之者。悉於是編彙而綜之。使覽之者有得乎此。反其所趨之邪小而一軌於正塗。息其他議之紛紜而終與夫至理。有不待辨而明。不待告而諭者。其名之金湯。豈無其所謂乎。噫。岱宗之用心其亦勤矣。其亦可謂能立功於吾佛之教者矣。時洪武二十四年歲在辛未五月望日僧錄司左覺義靈谷禪寺住持沙門清濬序。

題佛法金湯編

  自正法付王臣以來。至今二千餘年。帝王公卿為法外護者代有其人。觀此佛法金湯之編。概可見矣。護法之人既如金城湯池之固。使外侮不得而入。弘法之人又當力行而振起。以副護法之心。如是則教法烏有不興者哉。雖然。金湯之設以偹他寇。他寇外作猶可禦之。至有竊比丘形服內壞教法者。是家宼也。家寇內作。雖有金湯外固。亦將無如之何矣。況末法之流。率多放逸。恬不知媿。由是教法漸至衰微。是知泰公是書不為夸耀於世。殆將有警於吾徒也。嗚呼。為吾徒者。得不愳且省乎。洪武辛未夏僧錄司右善世善世禪寺住山全室比丘宗泐識。

  佛法金湯編目錄

  卷第一   周 昭王  穆王  孔子  列子   秦 始皇   西漢 武帝  哀帝  霍去病  劉向   東漢 明帝  桓帝  楚王  牟子   魏 曹植  朱士行   蜀 太祖  烏程侯  支謙  闞澤卷第二   西晉 武帝  惠帝  荀勗  羊祜 劉薩訶  朱膺   東晉 元帝  明帝  成帝  簡文帝 孝武帝  王導  謝安  王羲之 周玘  陶侃  高悝  郗超 王喬之(或云齊之)  習鑿齒  許詢  何充 準 王珣 珉  王坦之  孫綽  戴逵 顒 袁宏  劉程之  周續之  雷次宗 張野 詮  宗炳  孟顗  陶潛 羅含  顧凱之  范甯  謝尚 何無忌  桓伊   後趙 石勒  石虎   後燕 慕容垂   南燕 慕容德   前秦 苻堅   後秦 姚興   北凉 沮渠蒙遜卷第三   宋 武帝  文帝  孝武帝  明帝 何尚之  王玄謨  范泰 曄  周顒 謝靈運  顏延之  袁粲 何鎮之   齊 高帝  武帝  明帝  蕭子良 劉霽  劉歊 訐  劉虬  明僧紹 王巾  孔稚珪卷第四   梁 武帝  簡文帝  元帝  蕭統 邵陵王  建安王  陸倕  傅翕 劉勰  何點 胤  沈約  陶弘景 阮孝緒  庾詵  到溉  江淹 何敬叔   後梁 宣帝  明帝卷第五   陳 武帝  文帝  宣帝  後主 除陵  陳伯智 淵  江總   北魏 太祖  明元  太武  文成 獻文  孝文  宣武  孝明 孝武  高允  楊衒之卷第六   西魏 文帝   北齊 文宣  武成  後主  顏之推 杜弼  陸法和  魏收   後周 閡帝  明帝  武帝  宣帝 靖帝   隋 高祖  煬帝  薛道衡  李士謙 費長房  王通  辛彥之  楊素卷第七   唐 高祖  太宗  高宗  武后 中宗  睿宗  玄宗  肅宗 代宗  德宗  順宗  憲宗 穆宗  敬宗  文宗  宣宗 懿宗  僖宗  昭宗卷第八 蕭璃  裴寂  李師政  房玄齡 杜如晦  長孫無忌  褚亮  虞世南 褚遂良  李百藥  顏師古  許敬宗 朱子奢  岑文本  閭丘胤  孫思邈 杜行顗  房融 琯  張說  宋璟 李華 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