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28-中国撰述史传部感应神异传-金刚经灵验传--净慧-第9页

方義階下。方義遂遽拜之。丈人曰有客且出門。遂前行。方義從之。及門失之矣。見一紫袍象笏導從緋紫夷數十人俟於門外。俛視其貌乃郭登也。斂笏前拜曰弊職當遷。只消金剛經一卷。貴人仁念特致三卷。今功德極多。超轉數等。職任崇重。爵位貴豪。無非貴人之力。雖職已驟遷。其厨仍舊。頃者當任實如鮑肆之人。今既別司。復求就食。方知前苦殆不可堪。貴人量察。更為轉金剛經七遍。即改厨矣。終身銘德。何時敢忘。方義曰諾。因問丈人安在。曰賢丈汀夏寢疾。今夕方困神道。求人非其親導。不可自己適詣。先歸耳。又曰。廁神每月六日例當出巡。此日人逢必致災難。人見即死。見人即病。前者八座抱病六旬。蓋因登巡畢將歸瞥見半面耳。親戚之中遞宜相戒避之也。又曰。幽冥吏人薄福者眾。無所得食。率常受餓。必能食推食。泛祭一切鬼神。此心不忘。咸見斯眾暗中陳力。必救災厄。方義曰。晦明路殊。偶得相遇。每一奉見。數日不平。意欲所言。幸於夢寐轉經之請。天曙為期。唯唯而去。及明。因召行敬僧念金剛經四十九遍。及明。祝付與郭登功畢。夢曰。本請一七數。又六之。累計其切食天厨矣。貴人有難當先奉白。不爾不來黷。泛祭之請。記無忘焉(出續玄怪錄)。
巴南宰
巴南宰。韋氏。常念金剛經。唐光化中至泥溪。遇一女人著緋衣挈二子偕行。同登山嶺。行人相駐叫噪。見是赤狸大蟲三子母也。逡巡與韋分路而去。韋終不覺。是持經之力也(出述異記)。
元初
唐元初。九江人。販薪於市。年七十。常持金剛經。晚歸江北。中流風浪大起。同涉者俱沒。唯初浮於水上。即漂南岸。群舟泊者悉是大初。見初背上光高數尺。意其貴人。既得活。爭以衣服遺之。及更召以與飯語。漸熟乃知村叟。因詰光所自。云某讀金剛經五十年矣。在背者經也。前後厄難無不獲免。知是經之力也(出報應記)。
宋義倫
唐宋義倫。麟德中為虢王府典籤。暴卒三日方蘇云。被追見玉。王曰。君曾殺狗兔鴿。今被論。君筭合盡。然適見君師主云。君持金剛經。不惟滅罪。更合延年。我今放君。君能不喫酒肉持念尊經否。義倫拜謝曰能。又見殿內牀上有一僧。年可五六十。披衲。義倫即拜禮。僧曰。吾是汝師。故相救。可依王語。義倫曰諾。王令隨使者往看地獄。初入一處。見大鑊行列。其下燃火。鑊中煑人。痛苦之聲莫不酸惻。更入一處。鐵牀甚闊。人臥其上。燒炙焦黑。形容不辨。西顧有三人枯黑佇立。頗似婦人。向義倫叩頭云。不得食喫已數百年。倫答曰我亦自無。何可與汝。更入一獄。向使者云。時熱。恐家人見斂。遂去。西南行數十步後呼云。無文書恐門司不放出。遂得朱書三行字。並不識。門司果問。看了放出。乃蘇(出報應記)。
楊復恭弟
唐內臣姓楊。忘其名。復恭之弟也。陷秦宗權.鹿晏洪.劉巨容賊內二十餘年。但讀金剛經。雖在城中未甞廢。會宗權男為襄陽節度使。楊為監軍使。楊因人心危惧。遂誘麾下將趙德言攻殺宗權男發表。舉德言為節度使。由是軍府稍定。民復舊業矣。楊於課誦之切益加精勵。甞就牙門外柳樹下焚香課誦之次。歘有金字金剛經一卷自空中飛下。楊拜捧而立。震駭心目。得非信受精虔獲此善報也。故陷於賊黨二十年間終能梟巨盜。立殊勳。克保福祿者。蓋佛之冥祐也(出報應記)。
董進朝
董進朝。唐元和中入軍。時宿直城東樓上。一夕月明。忽見四人著黃從東來聚。立城下說己姓名。狀若追捕。因相語曰。董進朝常持金剛經。以一分功德祝庇冥司。我輩蒙惠。如何殺之。須枉命相待。若此人他去。我等無所賴矣。其一人云。董進朝對門有一人。同年同姓。壽限相埒。可以代矣。因忽不見。進朝驚異之。及明。聞對門哭聲。問其故。死者父母云。子昨宵暴卒。進朝感泣說之。因為殯葬。供養其母。後出家。法名慧通。住興元寺(出報應記)。
康仲戚
康仲戚。唐元和十一年往海東。數歲不歸。其母唯一子。日久憶念。有僧乞食。母具語之。僧曰。但持金剛經。兒疾回矣。母不識字。令寫得經。乃鑿屋柱以陷之。加漆其上。晨暮敬禮。一夕雷霆大震。拔此柱去。月餘兒果還。以錦囊盛巨木以至家。入拜跪母。母問之。仲戚曰。海中遇風。舟破墜水。忽有雷震。投此木於波上。某因就浮之。得至岸。某命是其所與。敢不尊敬。母驚曰。必吾藏經之柱。即破柱得經。母子常同誦念(出報應記)。
吳可久
吳可久。越人。唐元和十五年居長安。奉摩尼教。妻王氏亦從之。歲餘妻暴亡。經三載。見夢其夫曰。某坐邪見為蛇。在皇字陂浮圖下。明旦當死。願為請僧就彼轉金剛經。冀免他苦。夢中不信叱之。妻怒唾其面。驚覺面腫痛不可忍。妻復夢於夫之兄曰。園中取龍舌草搗傅立愈。兄寤。走取授其弟。尋愈。詰旦兄弟同往請僧轉金剛經。俄有大蛇從塔中出。舉首徧視經。終而斃。可久歸佛。常持此經(出報應記)。
僧法正
唐江陵開元寺般若院僧法正。日持金剛經三七遍。長慶初得病卒。至冥司。見若王者。問師生平作何功德。答曰常念金剛經。乃揖上殿。登綉座念經七遍。侍衛悉合掌階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