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藏經 金剛經感應分類輯要
 清 王澤泩編集

金剛經感應故事分類輯要序

  金剛經者。大乘正宗也。如來云。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是此經乃聖教之骨髓。其功德不可思議。誦之者。可以照破諸相。洞見性源。直達涅槃彼岸。豈徒種種福報。感應不爽已哉。然明其道不計其功。在利根上智或能之。若中下之士。不覩福報。信心不堅。何以使之樂誦不倦乎。此余既作句解。復有感應分類之輯也。第古今傳記。所載事跡。鑿鑿可據者。不下數千餘條。盡錄則煩。恐人難記。茲擇其切要者。五十條。分為十八類。皆有感輒應。捷於影响。洵足轉化未信。啟人樂誦之心矣。顧其應亦有淺深小大之不同。如自延壽愈疾。生子登科。以及脫難還陽等事。率皆享世間福報。乃有漏之因。非出世者所重。惟歸西一節。則能了生死。脫輪迴。直登極樂之鄉。與諸佛菩薩。共會一處。此真學道者之歸宿也。凡持誦。解說。書寫。刻施。原以求此而已。外此種種靈應。特緒餘耳。功有淺深。效有小大。願覽是編者。高處著眼。
  乾隆二十六年二月八日歸一居士王澤泩謹題

  金剛經感應故事分類輯要目錄

  延壽  愈疾  生子  登科  免溺  止焚  却鬼  避邪  伏虎  化賊  脫難  還陽  免畜  如願  度禽  濟幽  生天  歸西

  

  金剛經感應分類輯要

    蓬萊王澤泩巨川甫編集
    子婿孫天錦雲卿繕寫

  延壽

  梁。天監中。琰法師。居長安招提寺。十一歲為僧。一日遇相士曰。可惜聰明壽夭。數盡十八歲。琰歸焚香。禮三寶發願。乞賜經一卷。精專受持。禱畢。隨手抽得一卷。乃金剛經也。專心受持。晝夜不捨。忽夜至更深。見房中五色光現。須臾見一梵僧。身長丈五。語琰曰。汝十八當亡。因持念大乘經功。增延壽數。言訖不見。因此愈加精勤。後壽至九十二歲。無疾坐化。
  唐。吳思玄。天后朝。為太學博士。持金剛經日兩遍。多有靈應。思玄在京病。有巫褚細兒。言事如神。星卜祈禱。思玄往見。細兒驚曰。公有何術。鬼見皆走。思玄知是經力。信加精勵。日念五遍。兄疾。醫無效。思玄至心念經。三日而愈。思玄曾於渭橋。見一老人。年八十餘。著縗麻衣。問之曰。為所生母也。思玄恠之。答云。母年四十三歲。有異僧教云。汝欲長壽。但念金剛經。母發心日念兩遍。壽一百七歲。姨及鄰母誦之。並過百歲。
  江陵。李玄宗。其女年十三。夢梵僧曰。汝有善心。何不持念金剛經。凡世間男女。每日能淨心誦一卷。陽間增延福壽。壽筭百年而終。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直登涅槃彼岸。或有看經未圓滿者。即死入陰府。不能拘錄。判生福貴家。受諸福報。李女依僧囑。日誦三卷。年二十四。不願嫁。忽患傷寒。三日而卒。有二使引見閻君。照看其女無罪。見頭上有佛光。王曰。此女既有般若功。宜判還魂。臨行。王囑曰。汝父有殺害之仇。先減壽二紀。不久追入陰司對證。汝父好將活魚切膾。今有魚七千餘頭。狀訴索命。汝父每夜。夢落網中。日日頭痛。此是魚求報也。女還魂。以此白父。父驚惶。遂同女往天寧寺。齋僧百員。願發斷除葷酒。手寫金剛經。四十九卷。寫畢。玄宗夜夢。數千青衣童子來拜謝。口稱我等被君殺戮。各訴宿冤。索君性命。今蒙寫經功德。出離三途之苦。往生善道。君既釋冤。復還原壽。又添遐筭。玄宗聞之。不勝忻喜。自爾持經不輟。壽至百二十歲。無疾而終。
  明。正德間。南嶽有大德僧。曰楚石。博通三藏。而專持金剛經。人有禮之乞佛法者。無賢愚貴賤。輒大聲曰。好持金剛經去。年一百七十一歲始化。同時有白藤和尚。無極和尚。亦專勸化持金剛經。白藤終一百三十歲。無極終一百二十四歲。

  愈疾

  王偁。家晉州。性頑鄙。唐元和四年。其家疾疫而亡。惟偁偶免。方疾食狗肉。目遂盲。不求醫藥。惟禱鬼神。數年無報。忽有異僧請飯。謂曰。金剛經能排眾苦。居士能受之乎。偁辭以無目。僧勸寫之。偁從其言。得七卷。請僧誦之數日夢前僧。持刀决其目。乃驚悟。覺有所見。久而復明。自此終身誦經不替。
  勾龍義。間州人。唐長慶中。於郪縣傭力。常因邑人有疾。往省之。見寫金剛經。義毀棄止絕之。歸即喑啞。醫不能愈。頑嚚無識。已五六年。忽聞鄰人念是經者。惕然曰。我前謗真經。得此啞病。今若悔謝。終身敬奉。可能言否。自後每聞念經。即倚壁聽之。月餘。偶行入寺。逢一老僧。禮之。僧問何事。遂指口中啞。僧以刀割舌下便能語。因與念經。正同鄰人之聲。後再訪僧。不復見。惟壁畵須菩提。乃悟曰。此是也。因寫經。畵須菩提像。終身禮拜。
  崑山處士。周少岳。諱之程。五十喪明。瞳子反背。碧色。自以廢人。乃皈心佛氏。用消宿諐。每日清晨。誦金剛經三卷。誦則高聲贊揚。客至不為禮。積十五年。一日烱然見物。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