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4-佛藏 -01-史传部

19-中国撰述史传部居士善女传-居士传-清-彭际清-第19页

臺殿中侍御史。天寶初卒(唐書)。
  知歸子曰。經言。若諸菩薩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季世之君。重斂黷兵。殘民以逞。乃欲窮土木之工。耀金玉之飾。以希福報。盖重愆不亦闊乎。善乎孟子之言曰。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有不為也。斯可語於淨戒矣。書亦有之。一夫不獲。時予之辜。菩薩所為。度盡眾生方成佛道也。張辛諸賢。實有見於是。錄其言。有國君子可以觀焉。
  居士傳十二
  江劉張司馬李元萬朱二吳彭高傳
  江含潔
名[糸*丕]。濟陽考城人。父蒨。為梁光祿大夫。含潔年十三。父病眼。含潔侍疾。將期月衣不解帶。夜夢一僧云。患眼者飲慧眼水必差。其叔父祿與草堂寺智者法師善。往訪之。智者曰。無量壽經云。慧眼見真。能度彼岸。蒨乃同智者啟聞。捨同夏縣界牛屯里宅為寺。乞賜嘉名。敕曰。慧眼是五眼之一。可以慧眼為名。寺成。泄故井水。清洌異常。乃悟所夢。取水洗眼。並以煑藥而病遂差。南康王為南州。召含潔為主簿。含潔頗好老莊。尤善佛義。不樂仕進。及父卒。廬於墓。頃之亦卒(梁書)。
劉士烜
名霽。平原人。梁天監中起家奉朝請。尋為建康正。引疾歸。母明氏寢疾。士烜年已五十。晝夜侍閱七旬。誦觀音經數至萬徧。夜夢一僧謂曰。夫人筭盡。君精誠篤至。當延數旬耳。後六十餘日乃亡。居喪廬墓。有雙白鶴翔於廬。服未終亦卒(梁書)。
張孝始
名元。河北芮城人。祖成。仕周。假平陽郡守。父延儁。歷州郡功曹主簿。孝始性仁孝。敬信佛法。兒時見村陌間有棄狗子者。收養之。其叔父怒之曰。何用為。對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天生之而人棄之。非其道也。見而不収是不仁也。其祖喪明三年。孝始年十六。晝夜誦佛經禮拜祈福。後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唱言。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燈光普施法界。願祖目復明。元罪深重。願瞎元眼。至第七日。夢一老翁以金鎞刮其祖目。後三日。祖目果明。縣博士楊軏等上其孝行。詔表其門(北史)。
司馬喬卿
河內人。唐永徽中官揚州戶曹。遭母喪。毀瘠刺胸前血寫金剛經一卷。所居廬上生芝草二莖。經九日。長尺有八寸。綠莖朱盖。日瀝汁一升。食之味如蜜。盡而復生。如是數四。一時士大夫多傳異之(法苑珠林)。
李觀
隴西人。顯慶中寓滎陽。遭父喪。刺血寫金剛般若心經.隨願往生經各一卷。異香發於院。郁然連日。香及其鄰 (法苑珠林○按此李觀與唐書所載字元賓者。先後相懸。法喜志.金湯錄合為一人。非也)。
元紫芝
名德秀。河南人。開元中登進士第。母喪。廬墓側。食無鹽酪。藉無茵席。刺血繪像寫佛經。已而官魯山令。歲滿携一縑駕柴車還。愛陸渾山水。居焉。家無僕妾。歲饑。或日一爨。酌酒鼓琴自娛。生六十年未甞識女色。天寶十三年卒(唐書)。
萬敬儒
合肥人。親亡。廬墓側十八年。刺血寫佛經。斷手二指輒復生。宣宗表其家。改所居曰成孝鄉(佛法金湯)。
朱康叔
名壽昌。揚州天長人。以父蔭為將作監。宋治平中。歷官知閬州廣德軍。康叔七歲。父官長安出其母劉氏嫁民間。康叔既仕。念母行四方。求之飲食罕御酒肉。每於佛前灼臂燒頂刺血寫經。冀遂其志。熙寧初棄官入秦。與家人訣。誓不見母不復還。行次同州得焉。康叔念報母恩。欲度眾苦。觀諸教門。切近周至。莫如梁武所著懺法。然其文繁旨秘。觀者不能盡了。乃更為韵語。使一切人歌詠讚歎俱獲福利。蘇子贍為說偈曰。長者失母。常自念言。母本生我。我生母去。有我無母。不如無我。誓以此生。出生入死。母若不見。我亦隨盡。在眾人中。猶如狂人。終日皇皇。四十餘年。乃見其母。我初不記。母之長短。大小肥瘠。云何一見。便知是母。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針。不謀而合。我未見母。不求何獲。既見母已。即無所求。諸佛子等。歌咏懺文。既懺罪已。當求佛道。如我所說。作求母觀。尋起通判河中。居數年。母卒。涕泣失明。有白烏集其墓上。後知鄂州代。還卒於家(東坡文集.東都事略)。
吳璋
江南吳江人。母陸氏。當明永樂中以孀婦選給內廷。母與焉。宣德中隨淮王就封韶州。璋往求之。舟中供觀音大士像。日夕哀禱。願必見母。中途下痢。遇一僧療之獲瘳。既至。韶淮王已徙饒州。復徒步往饒。足指膚裂臥野寺中。復遇一道人塗以藥。立起過嶺。蛇嚙其足仆於地。復見前道人再塗以藥。乃如故。一夕宿孤村。有婦奔之。不納。方雪。急走出門。入一古廟前。道人迎。笑謂曰。子其賢哉。出餅啗之。天明至饒訪母。果在。乃啟王乞奉母歸。不許。復以死自誓。而後許之(大慈錄)。
吳君平
淅江桐鄉人。生明萬歷間。少孤。長而業儒。館於靈隱寺。每念父母。涕泣如初喪。有僧謂言。欲報親恩。莫如寫佛經。君平然之。食淡四十九日。刺胸前血寫金剛經一卷。既畢。僧俗聚觀。驗創痕。凡十有一。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