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妓楊韻 臨安府郭道人 明州沈氏 明州趙氏使 明州朱如一 後序
  法華經驗應錄目次(終)

  

  法華經顯應錄卷上(并序)

    四明石芝沙門 宗曉 編
  昔永明智覺禪師以大辯才。著賦五首。謂華嚴感通。金剛證驗。法華靈瑞。觀音現神。神棲安養。其所以黼黻聖教。鼓舞羣機。可謂有大功於像運矣。然賦所由作。特以歌詠讚揚為事。至於事蹟始末非傳記不能周知。故華嚴則有感應傳。金剛則有應驗錄。法華則有靈瑞集。觀音則有感應集。淨土則有往生傳。諦觀博覽則知佛法靈異之驗不一而足。今靈瑞一集世有二本。有單題靈瑞。有續靈瑞集。單題靈瑞者。內列六十事。不載纂集之人。唯嘉祐中有楊曦者為之序。此本舊有。近再刊鋟。但其間不指所出。道俗無別。諸祖事蹟缺於紀載。有此疎陋殆非典刑。續靈瑞集者。迺大觀中吳興元頴法師增新續舊。開為十科。始自普賢證明。終於香光表瑞。此本差勝。頗格前非。無何板籍久亡。往往不及見者多矣。竊惟法華至典。實諸佛降靈之大本。羣生達道之淵源。亞聖大士之所勸發。上首諸天之所護持。當今若出家若在家。無不傾誠讀誦。極意修治。儻神功偉蹟不登簡籍之中。則前言往行將不聞於世。又何以為勸信之端哉。宗曉濫膺釋服。志樂聞持。深嗟舊集未全。續本又缺。於是徧加討覈大藏三朝僧傳及內外典章。隱顯畢收。新舊竝列。總二百三十九事。先示古聖為首。次以四例分別。曰高僧。曰高尼。曰信男。曰信女。析為兩卷。號法華顯應錄焉。葢取諸台宗現世身口所感勝相。名顯機顯應之謂也。預斯錄者。率皆凝神實相。覃思真乘。堅操足以壓松篁。精誠足以貫金石。故徵應之恪。猶簫詔之致儀鳳也。以是貽諸將來。一人解而千萬人勸。莫不朽宅知焚。高原發濬。即乘高廣大車。直造甚深境界。是所願焉。若夫所載之人。或但有其事而無其應者。茲又顯機冥應者也。覽者悉之。慶元戊午仲春初吉宗曉謹序。

  古聖(凡七事竝見本經)
  多寶聽經寶塔涌現

  過去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涌現其前。為作證明。今多寶如來塔。聞說法華經故。從地涌出。讚言善哉善哉。多寶有願。其有欲以我身示四眾者。須集彼佛分身諸佛。集已開塔。多寶分座。釋迦同座。而說法言。聖主世尊。雖久滅度。在寶塔中。尚為法來。諸人云何不勤為法。

  釋迦為王求經無倦

  佛告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倦。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正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阿私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牀座。身心無倦。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爾時王者。釋迦文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成等正覺。廣度眾生。

  不輕菩薩流通法華

  乃往古昔最初威音王如來像法之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比丘名常不輕。是比丘凡見四眾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我等不用如是虗妄授記。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號之為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虗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悉能受持。即得六根清淨。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時不輕者。釋迦文是。若我宿世不受持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菩提。法華文句問曰。釋迦出世。踟躕不說。不輕一見。造次而言。何也。答。本已有善。釋迦以小而將護之。本未有善。不輕以大而強毒之。南屏清辯蘊齊頌曰。寶劒未施藏玉匣。七星寒影已熒熒。殷勤說向傍人道。內有龍泉不可輕。

  喜見然身供養玅經

  過去日月淨明德佛。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及菩薩.聲聞眾說法華經。是菩薩樂集苦行一心求佛。滿萬二千歲已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即作念言。我得是三昧。皆是得聞法華經力。我今當供養於佛及法華經。我雖以神力供養。不如以身供養。即於佛前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億恒河沙世界。其中諸佛同時讚言善哉善哉。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其身火然千二百歲。命終之後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淨德王家。而白父言。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乃至彼佛滅度之後。喜見即於八萬四千舍利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文句釋曰。喜見頓捨一身復燒兩臂。輕生重法。命殞道存。

  玅音遠來聽法華經

  釋迦牟尼佛放肉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