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長者泉。長者著論之夕。心窮玄奧。口出白光。照耀龕中。以代燈燭。時有二女。容華絕世。以白巾幪首。為長者汲水焚香。供給紙筆。卯辰之際。輙具淨饌。甘珍畢備。齋罷徹器。莫知去來。歷五載。著論將終。便爾絕跡。見長者華嚴論事跡。
  唐永徽中。樊玄智。安定人。弱歲即知修道。皈依杜順和尚。順令誦華嚴為業。仍依此經修普賢行。每誦經。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慧英法師感應傳云。居士有時夜誦。口放金光明。照及四十餘里。遠近驚異。年九十二。無疾而終。茶毗時。牙齒變為舍利。得百餘粒。悉放光明。數日不歇。於是僧俗竪塔供養。

  唐鄧元爽

  華陰人。證聖中。有親故暴卒。經七日復甦。說冥中欲追爽。爽懼。其人教寫華嚴經。寫竟。爽母墓側。先種蜀葵。至冬已瘁。忽花發。燦然榮茂。鄉閭異之。聞於朝。旌為孝門。又華嚴志云。鄒極繕寫華嚴經。至半部。忽香案前。見一比丘。鄒問汝何人至此。答曰。吾乃華嚴侍者。感君至誠。特來研墨耳。鄒方禮謝。遂不見。寫經之靈應如此。
  唐永隆中。長安人郭神亮。梵行清淨。忽一日暴卒。有天人引至兜率天宮。敬禮彌勒。一菩薩謂郭曰。何不受持華嚴。對曰。以無人講演故。菩薩曰。有人現講。何以言無。既而郭甦。向薄塵法師述其事。始知賢首之弘轉法輪。其感通神異若此。見會玄記。

  宋眉州中巖華嚴祖覺禪師

  幼過目成誦。著書排釋氏。忽見惡境。悔過出家。依慧目能禪師。未幾。疽發膝上五年。醫莫愈。因書華嚴合論畢。夜感異夢。旦即捨杖安步。一旦誦至現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虗空。諸佛於中住。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遂悟華嚴宗旨。府帥請講於千部堂。詞旨宏放。眾咸嘆服。見五燈會元。

  宋圓淨法師

  名省常。錢唐顏氏。十七歲出家受具。戒行謹嚴。習天台止觀法門。淳化中住錫昭慶。慕廬山之風。結社西湖。以華嚴淨行品。乃成聖之宗要。自刺指血。和墨書之。每書一字。三拜三圍繞。三稱佛名。又刊板印施千卷。易蓮社為淨行社。預會者。皆稱淨行弟子。王文正公旦及相國向公敏中為社首。一時士大夫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焉。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髮以承其足。剜身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吝惜哉。天禧四年正月。端坐念佛而寂。為蓮社七祖云。

  宋釋善本

  試華嚴得度。居恒誦持不輟。奉詔住法雲。賜號大通禪師。後歸杭州象塢寺。修淨業。定中見彌陀佛示金色身。一旦告門人曰。吾三日後行矣。至期。果趺坐念佛西向而化。
  宋元祐中。蜀僧智超法師。常誦華嚴經已三十年。偶見一童子。風神爽異。舉手高揖。超問何自。曰自五臺來。超曰。何遠至此。曰有少事欲相導故。吾師誦經。固可嘉矣。但失在登廁洗淨時。觸水淋其手背。而未甞用灰泥洗之(或用皂角丸亦可)。所用灰泥。律制七度。今但二三。緣此觸尚存。禮佛誦經。悉皆得罪。言訖不見。超慙而改過。識者曰。此文殊化現。示警於超也。故知洗手必須依法。至在家誦讀者。亦須如法行持。若不能。必持偈呪。方免褻慢之罪。登廁偈云。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入廁時先鳴指三下)。
  呪云。
  唵狠嚕陀耶娑訶(三遍)。
  洗淨偈云。
  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呪云。
  唵賀曩蜜栗帝娑訶(三遍)。
  去穢偈云。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呪云。
  唵室利曳婆醯娑訶(三遍)。
  淨手偈云。
  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
  呪云。
  唵主迦囉耶娑訶(三遍)。

  宋文忠歐陽公

  將易簀時。呼子弟誡曰。吾少以文章名世。力詆浮圖。邇來於諸經忽聞奧義。方將研究正果。不料賷志以歿。汝等毋蹈吾轍。輕言三教異同也。令老兵于近寺。借華嚴經。莊誦至八卷。安然坐逝。

  宋孫良

  錢塘人。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居恒誦持不廢。後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誦佛萬聲。幾二十年。一日命家人請僧念佛。方半餉。望空合掌云。諸佛已荷降臨。退坐而化。

  宋秦氏淨堅

  家松江。自厭女身。與夫各處。精持齋戒。常披誦華嚴。及法華光明般若等經。無虗日。晨昏禮佛。修彌陀懺。久之有光明入室。面西安坐而化。

  金蘇陀室利

  中印度那蘭陀寺僧。誦持華嚴。年八十五。航海來禮五臺。每一臺頂。誦華嚴十部。禪寂七日。定中見金城紺殿。寶蓮香水。珠網交輝。諸天童子。遊戲其中。後於靈鷲峰化去。得舍利八合。璀爛如珠。見雲棲感應略記。

  元華嚴菩薩

  諱正順。尉州高氏子。從五臺壽寧用公祝髮。結廬深樹。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