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嚴淨佛士。先後成佛。功德亦等。首楞嚴經所陳念佛法門。尤為切要。大勢至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提。斯為第一。夫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薩行。化度眾生。皆不離此法門。修淨土者。當知效法焉。

  普賢菩薩

  普賢。梵語邲輸跋陀。悲華經。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八王子泯圖。於寶藏佛前。願於是不淨世界。修菩薩行。復當修治莊嚴十千不淨世界。令其嚴淨。如青香光明無垢世界。亦當教化無量菩薩。令心清淨。皆趣大乘。悉使充滿我之世界。佛即改泯圖字。號為普賢。授記未來於北方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若欲成就此功德者。當修十種廣大行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趨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受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偈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據此經文。誠欲長菩提苗。行殊勝行。而不知回向極樂。發願往生者。猶却行而求前也。至普賢所示念佛三昧。別見如來不思議境界經。經言。爾時世尊入於三昧。名如來不思議境界。普賢菩薩告德藏菩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為求無上菩提。發心欲證此三昧者。是人要須先修智慧。以此三昧。由慧得故。修智慧者。應當遠離妄語綺語。及諸散亂無益之事。詣精舍中。覩佛形像。金色莊嚴。或純金成。身相具足。無量化佛。在圓光中。次第而坐。即於像前。頭面禮足。作是思惟。我聞十方無量諸佛。今現在世。所謂一切義成佛。阿彌陀佛。寶幢佛。阿閦佛。毗盧遮那佛。寶月佛。寶光佛等。於彼諸佛。隨心所樂。尊重之處。生大淨信。想佛形像。作彼如來。真實之身。恭敬尊重。如現前見。上下諦觀。一心不亂。往空閒處。端坐思惟。如佛現前。一手量許。心常繫念。不令忘失。若暫忘失。復應往觀。如是觀時。生極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現在其前。了了明見。不復於彼作形像解。見已即應於彼佛所。以妙華鬘末香塗香。恭敬右繞。種種供養。彼應如是一心繫念。常如世尊現其前住。然佛世尊。一切見者。一切聞者。一切知者。悉知我心。如是審復。想見成已。還詣空處。繫念在前。不令忘失。一心勤修。滿三七日。若福德者。即見如來現在其前。其有先世造惡業障。不得見者。若能一心精勤不退。更無異想。還得速見。何以故。若有為求無上菩提。於一事中。專心修習。無不成辦。譬如有人於大海中。飲一掬水。即為已飲閻浮提中一切河水。菩薩若能修習此菩提海。則為已修一切三昧諸忍諸地諸陀羅尼。是故應常勤修匪懈。離於放逸。繫念一心。要令自得現前見佛。如是修習。初見佛時。作是思惟。為真佛邪。為形像邪。知所見像由想生故。乃至虗空毛端量處一切真佛。皆亦如是。猶如虗空。平等無異。自心作佛。離心無佛。乃至三世一切諸佛。亦復如是。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捨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淨佛土中。常見如來。親承供養。按此經文。與觀無量壽佛經相發。修淨業者。其毋忽也。

  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或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尋於佛所出家(見文殊般涅槃經)。首楞嚴三昧經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曰平等。佛號龍種上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