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院事。修彌陀懺。十二年七月朔。謂弟子曰。吾夢青蓮華生方池中。清芬襲人。淨土之祥見矣。後四日。趺坐合爪而終。年八十九(明高僧傳)。

  普智

  普智。字無礙。姓褚。杭州人。出家龍井寺。依東溟日公。受天台性具之學。講說無礙。四坐道場。門風大振。晚年開演於松江延慶寺。遂終老焉。專修淨業。寒暑不輟。永樂六年正月二日。微疾。會眾。端坐面西。念佛而逝。嘗註阿彌陀經一卷(明高僧傳)。

  景隆

  景隆。字祖庭。號空谷。蘇州陳氏子也。幼不茹葷。好趺坐若禪定然。稍長。從弁山懶雲和尚。參叩大法。年二十八。出家虎邱。洪熙中。給牒為僧。依石庵和尚於杭州靈隱寺。尋往天目。刻苦研究。忽有省。馳詣懶雲。遂蒙印可。隆既提持向上。兼以淨業勸人。著淨土詩一百八首。或問永明四料簡之旨。答言。參禪人執守話頭。自謂守靜工夫。更無別事。念佛往生。寅夕禮誦。皆所不行。此所謂有禪無淨土也。此等參禪亦非正氣。是為守死話頭。不異土木瓦石。坐此病者十有八九。莫之能救。真得禪旨。如水上葫蘆。捺著便轉。活潑潑地。如此參禪。不輕念佛往生之道。寅夕禮誦。亦所遵行。左之右之。無不是道。此所謂有禪有淨土也。又云。念佛一門。修行捷徑。識破此身不實。世間虗妄。唯淨土可歸。念佛可恃。緊念慢念。高聲低聲。總無拘礙。但令身心閒淡。默念不忘。靜閙閒忙。一而無二。忽然觸境遇緣。打著轉身一句。始知寂光淨土。不離此處。阿彌陀佛。不越自心。然若將心求悟。反成障礙。但以信心為本。一切雜念。都不隨之。如是行去。縱然不悟。沒後亦生淨土。階級進修。無有退轉。優曇和尚令人提云。念佛者是誰。或云那箇是我本性阿彌陀。謂是攝心念佛。參究念佛。今不必用此法。只用平常念去。隆年五十餘。嘗自作塔銘。其沒也無所考。
  時又有琴公者。字古音。福建蔡氏子。嘗作念佛警策偈曰。一句阿彌陀佛。宗門頭則公案。譬如騎馬拄杖。把穩生涯一段。不拘四眾人等。持之悉有應驗。行住坐臥之中。一句彌陀莫斷。須信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當念認得念人。彌陀與我同現。便入念佛三昧。親證極樂內院。蓮胎標的姓名。極功之者自見。親見彌陀授記。便同菩薩作伴。自此出離娑婆。一路了無憂患。直至無上菩提。永劫隨心散誕。依得此道歸來。決定成佛不欠(名僧輯略空谷集)。

  寶珠

  寶珠。不詳其所出。嘗遊浙中杭嘉間。冬夏一衲。乞食自活。宿無恒居。念佛不絕口。人與之言。略酬一二語即連聲念佛。後於海門寺。忽若顛狂者將半月。一僧呵曰。爾平日實行。當與世人作眼目。何得乃爾。珠曰如是。吾行矣。索浴畢。安然而化(往生集)。

  本明

  本明。不詳其所出。居通州靜嘉寺。梵行清白。勤於講業。後輟講。專心淨土。六時禮念。歷年弗替。忽微恙。自知時至。告眾安然而化。異香七日(往生集)。

  義秀

  義秀。溫里人。嘉靖初。居蒲之讚歎庵。日課阿彌陀佛十萬餘聲。朝夕無間。歷五十餘年。經行之所。甎砌成坳。人試補之。久復成坳如故。初有貧子不能自活。來依秀。秀納之。久之不善其所為。呵曰。汝真賊也。無何。果約其黨。乘夜擊秀。初擊。秀稱佛聲猶洪。再擊。稱佛聲弗斷。然亦微矣。氣盡。佛聲乃寂(紫柏老人集)。

  雪梅

  雪梅。蘇州人。踪跡奇異。不拘戒律。好吟詩。嘉靖中遊南京。止報恩寺。每見法師講經。輒笑曰。亂說亂說。專修淨土。動靜無間。尋還蘇。住竹堂寺。年八十餘。忽辭眾剋日行。眾僧醪錢治龕。至期。送者雲集。梅笑曰。爾輩纔布施幾文錢。便欲逼取老僧性命。尚早尚早。眾廢然散去。越數日。端坐龕中。泊然而化(雪梅紀略)。

  性專

  性專。字守庵。姓張。蘇州崑山人。少薙髮。遍訪知識。謁妙峯受戒。預聽法華講席。後辭去。往峯頂行頭陀行。十二時中。唯誦法華。行深禪定。嘗於空中見西方寶池成琉璃色。深廣無際。以白妙峯。妙峯曰。此觀行初成之相。不生取著。是善境界。專遂深秘不言。石城有百尺彌勒像。嘉靖間。經兵燹。金剝。專為新之。又搆石殿與像稱。感佛放光。夜明如旦。二十三年秋。延法師傳燈講小本彌陀經。有講易彌勒上生經者。專曰。不然。吾聞彌陀與彌勒。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余將俾海眾同悟本性彌陀。即本性彌勒。先遊蓮華淨土。然後預龍華勝會也。二十五年仲冬。沐浴更衣。命眾椎鐘誦經。趺坐而化。前數日。衣褶中生靈芝一本。大於拳。色紅白(法華持驗)。

  祖香

  祖香。臨江新喻人。於山東龍潭寺。精修淨業。有居士王傑者。築庵延之。香語傑云。某日當歸家。眾苦留。香云歸安養家耳。及期敷坐西向坐逝。舉龕入山。火出自焚(往生集)。

  圓果

  圓果。字祇園。一字幻空。不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