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是以饥。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有粟米之征,有力役之征,君子去其一而用其二,则民有殍。”
使民重死而不逺徙
反是,则暴君污吏之罪也。或老弱转乎沟壑,则民轻死:壮者散而之四方,则民轻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山无蹊隧,泽无舟梁,至徳之世。
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
庄子曰:“万物羣生,连属其乡。”故邻国相望,禽兽成羣,故鸡犬之音相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无问,问无应,善者不辩也。无问问之,是无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故辩者不善也。
九华集巻二十三
◆老子解畧【原文】
《四库全书九华集老子解畧》 (宋)员兴宗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九华集卷二十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者无状之状也人欲状之则过矣故无名者天地之始也自然者至矣极矣盖未始有夫物也俄而有物矣有物则可命也虽然有物则可命之以有未可命以众有也故有名则为万物之母也
不尚贤使民不争
贤者国之器也如不用贤大则削小则弱不用斯可乎曰乌可哉圣人能以贤治天下不能贵天下以贤能以贤治天下是以用贤不能贵天下以贤是以不尚贤也盖尚者争之端伪之首也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故不贵难得之货我好静而民自朴故民不为盗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三未肇则犹有一而未形者吾不知谁之子也物生有象吾因而象之帝出乎震吾因而帝之而其始也荡荡默默吾无能名焉字之曰道强名曰大而已矣
多言数穷
言之赘则言之不时也矣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是以不穷也
天长地久
天地虽大而未离于形数则其长久盖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长久极于天地盖以所见者言之耳若夫长久之至则所谓天地始者是矣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或曰天地不自生孰生天地耶意者其诞也欤曰此予老子之妙也盖自托云尔人之生也以生生之厚也故卒累于生彼无生之累则不自生矣此不亡之道也盖有托云耳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圣人之寓我也寓我于物寓于物则无境无境则无心至于无心矣不知物为我乎我为物也此之谓无我夫无我则忘身之至也忘身无欲无门无毒何患之蓄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夫回之得使而实自回则犹有身也今未始有回回遗其身矣故人不堪其忧则回也不改其乐此之谓无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见吾之所见则众人之所见也离娄之见则必视于众人所不见者也而其见可盖乎此之谓夷闻吾之所闻则众人之所闻也师旷子之闻则必听众人之所不闻者也其闻可一乎此之谓希众人竞力于搏乌获无攫焉乌获以搏之而实无得也此真搏者也此之谓微故道无可闻也无可见也无可执捉也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谓士则事道者也微者道之心也妙者微之极也玄者妙之门也通者玄之用也其来无旁其去无迹退藏于宻盖知矣故不可识
容乃公
无所不容则融彼我彼我内融安得而私乎
荒兮其未央哉
方其隅而央其中也吾道至大故无门无旁则四达之皇皇何必央也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众人盖味太牢矣非味于无味也游于春台矣非游于至游也是故其卒无味其终不游以其知至味至游也真人之实其腹者淡乎其无味真人之游无方者视之不可见者也
曲则全
木之拳然其末枵然不为匠之所材不为野人之所薪则终其天年而已矣曲则全之效也庄子曰直木先伐
枉则直
嫂溺而援斯枉乎曰直也所谓枉而直也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斯直乎曰枉也所谓直而枉也
洼则盈
惟其洼也注焉则满
敝则新
剥而复次之蛊而临次之坎而离次之蹇而解继之既济而未济终之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岂惟是哉日盈则昃月满则亏陵迁而谷土竭而水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或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君子故可救矣小人如之何而可也曰非谓是也以圣望人众人也以人望人圣人也小以成小大以成大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故救君子君子学道而爱人救小人小人学道而易使也此之谓无弃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经曰天下之交天下之牝其交也归斯受之而已矣故谓之溪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者吾见其不得已
汤武之事是已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古之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则不足以取天下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徳也好杀者不祥之事也持凶器行逆徳试其不祥之事有道者不处也孔子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孟子曰焉用战
其事好还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