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不能坐忘自得,而为哀乐所寄也。
【疏】逆旅,客舍也。穷达之来,不能御扞,哀乐之去,不能禁止。而凡俗之人,不闲斯趣,譬彼客舍,为物所停,以妄为真,深可悲叹也。
【释文】《能御》鱼吕反。
【一五】【注】知之所遇者即知之,知之所不遇者即不知也。
【一六】【注】所不能者,不能强能也。由此观之,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制不(出)〔由〕(四)我也,当付之自然耳。
【疏】夫智有明闇,能有工拙,各禀素分,不可强为。故分之所遇,知则知之,不遇者不能知也;分之所能,能则能之,性之不能,不可能也。譬鸟飞鱼泳,蛛网蜣丸,率之自然,宁非性也!◎家世父曰:各有所知,各有所能,无相强也;各有所不知,各有所不能,无相胜也。强其所知以通其所不知,强其所能以通其所不能,而据之以为知,据之以为能,强天下而齐之,是非相乘,哀乐滋繁。是故忘其所知,而知乃自适也;忘其所能,而能乃自适也。至言去言,至为去为,己且忘之,奚暇齐天下焉!齐知之所知者,据所知以强通之天下者也。
【释文】《强》其丈反。
【一七】【注】受生各有分也。
【疏】既非圣人,未能智周万物,故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禀生不同,机关各异,而流俗之人,必固其所不免也。
【一八】【疏】人之所不免者,分外智能之事也。而凡鄙之流不能安分,故锐意惑清,务在独免,愚惑之甚,深可悲伤。
【一九】【注】皆自得也。
【疏】至理之言,无言可言,故去言也。至理之为,无为可为,故去为也。
【二0】【注】夫由知而后得者,假学者耳,故浅也。
【疏】见贤思齐,舍己效物,假学求理,运知访道,此乃浅近,岂曰深知矣!
【释文】《齐知之》才细反,又如字。
【校】(一)敦煌本人作之。(二)阙误引江南古藏本使上有与我无亲四字。(三)敦煌本无知字。(四)由字依世德堂本改。
卷八上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一】
【一】【释文】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楚。◎卢文弨曰:今书有楚字。
老聃之役有康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一】,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二】;拥肿之与居【三】,鞅掌之为使【四】。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五】。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六】。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乎?”【七】
【一】【疏】姓庚桑,名楚,老君之弟子,盖隐者也。役,门人之称;古人事师,供其驱使,不惮艰危,故称役也。而老君大圣,弟子极多,门人之中,庚桑楚最胜,故称偏得也。
【释文】《老聃之役》司马云:役,学徒弟子也。广雅云:役,使也。《庚桑楚》司马云:楚,名;庚桑,姓也。太史公书作亢桑。◎庆藩案史记老庄列传索隐引司马云:庚桑楚,人姓名。与释文小异。◎俞樾曰:列子仲尼篇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张湛注音庚桑。贾逵姓氏英览云:吴邵有庚桑姓,称为七族。然则庚桑子吴人欤?《偏得》向音篇。
【二】【注】画然,饰知;挈然,矜仁。
【疏】畏垒,山名,在鲁国。臣,仆隶,妾,接也;言人以仁智为臣妾,庚桑子悉弃仁智以接事君子也。楚既幽人,寄居山薮,情敦素朴,心鄙浮华;山旁士女,竞为臣妾,故画然(舒)〔饰〕(一)智自明炫者,斥而去之;(絜)〔挈〕然矜仁苟异于物者,令其疏远。
【释文】《畏》本或作,又作猥,同。乌罪反,向于鬼反。《垒》崔本作累,同。力罪反,向良裴反。李云:畏垒,山名也。或云在鲁,又云在梁州。《画然》音获。《知者》音智。注同。《挈然》本又作契,同。苦计反。向云:知也。又苦结反。广雅云:提也。《远之》于万反。司马云:言人以仁智为臣妾,庚桑悉弃仁智也。
【三】【注】拥肿,朴也。
【释文】《拥》于勇反。《肿》章勇反。本亦作踵。
【四】【注】鞅掌,自得。
【疏】拥肿鞅掌,皆淳朴自得之貌也。斥弃仁智,淡然归实,故淳素之(亡)〔士〕(二)与其同居,率性之人供其驱使。
【释文】《鞅掌》于丈反,郭云:拥肿,朴也;鞅掌,自得也。崔云:拥肿,无知貌;鞅掌。不仁意,向云:二句,朴累之谓,司马云:皆丑貌也。
【五】【注】异其弃知而任愚。
【释文】《大壤》而掌反。本亦作穰。崔本同,又如羊反。广雅云:丰也。◎卢文弨曰:案列子天瑞篇亦以壤同穰。《洒然》素殄反,又悉礼反。崔李云:惊貌。向苏(俱)〔很〕(三)反。
【六】【注】夫与四时俱者无近功。
【疏】大穰,丰也。洒,微惊貌也。居住三年,山中大熟,畏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