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9-藏外

6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第130页

请问。
  封人曰:「退已(一)【一】!」
  【一】【疏】所疑已决,宜速退归。
     【校】(一)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已作纪。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一】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二】
  【一】【疏】伯成子高,不知何许人也,盖有道之士。
     【释文】《伯成子高》通变经云:老子从此天地开辟以来,吾身一千二百变,后世得道,伯成子高是也。
  【二】【疏】唐虞之世,南面称孤,逮乎有夏,退耕于野。出处顿殊,有何意谓?
  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一】。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二】。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三】。
  【一】【疏】夫赏罚者,所以着劝畏也。而尧以无为为治,物物从其化,故百姓不待其褒赏而自勉行善,无劳刑罚而畏恶不为。此显尧之圣明,其德如是。
  【二】【疏】盛行赏罚,百姓犹不仁,至德既衰,是以刑书滋起,故知将来之乱,从此始矣。
  【三】【注】夫禹时三圣相承,治成德备,功美渐去,故史籍无所载,仲尼不能闲,是以虽有天下而不与焉,斯乃有而无之也。故考其时而禹为最优,计其人则虽三圣,故一尧耳。时无圣人,故天下之心俄然归启。夫至公而居当者,付天下于百姓,取与之非己,故失之不求,得之不辞,忽然而往,侗然而来,是以受非毁于廉节之士而名列于三王,未足怪也。庄子因斯以明尧之弊,弊起于尧而衅成于禹,况后世之无圣乎!寄远迹于子高,便(一)弃而不治,将以绝圣而反一,遗知而宁极耳。其实则未闻也。夫庄子之言,不可以一途诘,或以黄帝之迹秃尧舜之胫,岂独贵尧而贱禹哉!故当遗其所寄,而录其绝圣弃智之意焉。
     【疏】阖,何不也。落,废也。俋俋,耕地之貌。伯成谓禹为夫子。「夫子何不行去耶!莫废我农事。」于是用力而耕,不复顾盼也。夫三圣相承,盖无优劣,但浇淳异世,故其迹不同。郭注云弊起于尧而衅成于禹者,欲明有圣不如无圣,有为不及无为,故尚远迹,以明绝圣弃智者耳。
     【释文】《阖》本亦作盍,胡腊反。《无落》落,犹废也。《俋俋》徐于执反,又直立反。李云:耕貌。一云:耕人行貌。又音秩,又于十反。字林云:勇壮貌。《治成》直吏反。《能闲》闲厕之闲。《不与》音豫。《侗》音洞,又音同。
     【校】(一)赵谏议本便作使。
  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二】。物得以生,谓之德【三】;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四】;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五】;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六】。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七】。同乃虚,虚乃大【八】。合喙鸣【九】;喙鸣合,与天地为合【一0】。其合缗缗,若愚若昏,【一一】是谓玄德,同乎大顺【一二】。
  【一】【注】无有,故无所名。
     【疏】泰,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太初之时,惟有此无,未有于有。有既未有,名将安寄!故无有无名。
     【释文】《泰初》易说云:气之始也。
  【二】【注】一者,有之初,至妙者也,至妙,故未有物理之形耳。夫一之所起,起于至一,非起于无也。然庄子之所以屡称无于初者,何哉?初者,未生而得生,得生之难,而犹上不资于无,下不待于知,突然而自得此生矣,又何营生于已生以失其自生哉!
     【疏】一(应)〔者〕道也,有一之名而无万物之状。
  【三】【注】夫无不能生物,而云物得以生,乃所以明物生之自得,任其自得,斯可谓德也。
     【疏】德者,得也,谓得此也。夫物得以生者,外不资乎物,内不由乎我,非无非有,不自不他,不知所以生,故谓之德也。
  【四】【疏】虽未有形质,而受气以有素分,然且此分修短,乎更无闲隙,故谓之命。
     【释文】《有分》符问反。《无闲》如字。◎家世父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物得其生,所谓继之者善也,未有德之名也。至凝而为命,而性含焉,所谓成之者性也。命立而各肖乎形,践形而乃反乎性,各有仪则,尽性之功也。庄生于此盖亦得其恍惚。
  【五】【疏】留,静也。阳动阴静,氤氲升降,分布三才,化生万物,物得成就,生理具足,谓之形也。
     【释文】《留动》留,或作流。
  【六】【注】夫德形性命,因变立名,其于自尔一也。
     【疏】体,质;保,守也。禀受形质,保守精神,形则有丑有妍,神则有愚有智。既而宜循轨则,各自不同,素分一定,更无改易,故谓之性也。
  【七】【注】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