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能治國也』。
  #12酉:原誤作『自』,據叢刊本、四庫本改。
  #13傷:原本無,據今本《抱朴子□極言》補。叢刊本、四庫本、輯要本此句皆作『或問所謂傷者』。
  #14七益:今本《抱朴子》作『玉液』。
  #15此句今本《抱朴子》作『古人方之於水盃之盛湯,羽苞之蓄火也』。
  #16伋汲:原誤作『校極』,據輯要本及今本《抱朴子》改。
  #17此句今本《抱朴子□極言》作『積傷至盡則早亡,早亡非道也』。
  #18肩:原誤作『扇』,諸本同,據今本《抱朴子□極言》改。
  #19筋:此上今本《抱朴子》有『調利』二字。
  #20閑:此上今本《抱朴子》有『杜疾』二字。
  #21將:此下今本《抱朴子》有『服』字。
  #22岡:四庫本、輯要本作『歪』。
  #23駡:四庫本無。
  #24不可故殺傷損:四庫本作『勿輕殺傷損』。
  #25族:四庫本作『類』。
  #26或殺他有靈者:四庫本作『其他有靈者』。
  #27遠:四庫本無。
  #28行來坐卧:輯要本作『行止坐卧』 ,叢刊本『外』誤作『何』,四庫本誤作『向』。
  #29向:疑為『自』之誤。
  雲笈七籤卷之三十六
  雜修攝
  玄鑒導引法
  《抱朴子》曰:道以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故也一若夫絕坑停水,則穢臭滋積;委木在野,則蟲蝎太半。真人遠取之於物,近取之於身。故上天行健而無窮,七曜運動而能久。小人習勞而湛若,君子優游而易傷。馬不行而腳直,車不駕而自朽。導引之道,務於詳和,俛仰安徐,屈伸有節。導引秘經,千有餘條。或以逆卻未生之眾病,或以攻治已結之篤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今以易見之事,若令食而即卧,或有不消之疾,其劇者發寒熱癥堅矣。飽滿之後,以之行步,小小作務,役搖肢體,及令人按摩,然後以卧,即無斯患。古語有三疾之言,暮食太飽,居其一焉。暮食既飽,便以寢息,希不生疾,故無壽也。諸風瘑疾,尠不在卧中得之。卧則百節不動,故受邪炁,此皆病然可見。近魏華佗以五禽之戲教樊阿,以代導引,食畢行之,汗出而已,消穀除病。阿行之,壽百餘歲。但不知餘術,故不得大延年。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穀水,三則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炁。故老君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言人導引搖動,而人之精神益盛也。導引於外,而病愈於內,亦如針艾攻其滎俞之源,而眾患自除於流末也。導引一十三條如後:
  第一、治短炁。結跏趺坐,兩手相叉,置玉枕上,以掌向頭,以額著地,五息止。
  第二、治大腸中惡氣。左手按右手指,五息;右手按左手指,亦如之。
  第三、治腸中水癖。以左手指向天,五息;以右手指拄地,左足伸,右足展,極伸,五息止。
  第四、治小腸中惡炁。先以左手叉腰,右手指指天極,五息止;右手亦如之。
  第五、治腰脊間悶。結跏趺坐,以掌相按置左膝上,低頭至頰右,五息。外左迴左膝上,還右膝而轉,至五匝止。右亦如之,謂之腰柱。
  第六、治肩中惡炁。以兩手相叉,拊左脅,舉右手肘,從乳至頭,向右轉,振擿之,從右抽上,右振五過止。
  第七、治頭惡炁。反手置玉枕上,左右搖之,極,五息止。
  第八#1 、治腰脊病。兩手叉腰,左右搖肩,至極,五息止。
  第九、治胸中。以兩手叉腰,左右曲身,極,五息止。
  第十、治肩中勞疾。兩手相叉,左右擗之,低頭至膝,極,五息止。
  第十一、治皮膚煩。以左右手上振兩肩,極,五息止。
  第十二、治肩胛惡注。左右如挽弓,各五息止。
  第十三、治膊#2 中注炁冷痺。起立,一足蹋高,一足稍下,向前後掣之,更為之各二七。無病亦常為之,萬疾不生。
  按摩法
  按摩日三遍,一月後百病並除,行及奔馬,此是養身之法。兩手相捉紐綟,如洗手法。兩手淺相叉,翻覆向胸。兩手相叉,共按月坒左右同。兩手相重按月坒,徐徐捩身,如挽五石弓左右同。兩手拳,向前築左右同。又如拓石左右皆同。以拳卻頓,此是開胸法左右同。大坐,斜身,偏拓如排山左右同。兩手抱頭宛轉月坒上。此是抽腦法。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以手杖槌脊上左右同。大坐伸腳三,用手掣向後左右同,立地反拗三舉,兩手拒地迴顧,此乃虎視法左右同。兩手急相叉,以腳踏地左右同。起立,以腳前後踏左右同。大坐,伸腳,當手相勾,所伸腳著膝上,以手按之左右同。凡一十八勢。但老人日能行之三遍者,常補益延年續命,百病皆除,進食,眼明,輕健,不復疲也。
  食氣法
  養生之家,有食炁之道。夫根植華長之類,跂行蠕動之屬,莫不仰炁以然。何為能使人飽乎?但食之有法,道家秘之,須其人乃傳,俗人無緣得之知。苟得其道,所甚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