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時葛仙翁到此山,澗中有魚,長六七尺,仙倉以杖擊之,勿見山神日:勿恰綠,澗水通大洋,此魚常從海而來也。
  魏時有人楊德祖,路傍曾與山仙語。
  二仙把火覓金刀,像形刻字因玆起。
  楊德祖遊此山,忽見一老人,云前行見二仙把火覓刀。可詳之。德祖果見之,乃言兩火是炎字,更覓金刀是到字,因名刻漢也。
  其山南面如驅羊,七十峰巒形列張。
  漢時劉阮迷七日,人間六代子孫亡。
  有劉阮二人同行探藥,到仙家七日卻回,人問已過三百年矣。歸家猶見第七代子孫也。
  中有大池數畝地,穴內仙蛇常吐氣。
  化為雲雨作樓臺,水應簞溪入數處。
  因水流出仙葷,故老人相傳名葷漢是也。
  白巖瀑布如飛練,俱入紫溪流汗漫。
  中有一山如覆盆,林木交加華卉亂。
  兩峰各名大小晦,蔽日陰沈輕霧翳。
  樵夫應則昔時遊,石床數丈祥雲益。
  宋時有應則入山,忽適巡境色秀麗,即復來,已不見。但冥晦不敢久住;因名大小晦。紫溪即白水近觀。
  其問仙獸有犀牛,范顏捕得皮為裘。
  服之對面人不見,隱藏形質無蹤由。
  梁時有范顏到此山,見犀牛數頭,脯得一頭,裂其皮作裘,服之便失其形,人睹不見,因號隱形裘。山在日西山南是也。
  其山北面如走蛇,危巒疊幛無津涯。
  七十之峰數亦足,八囊腎網相交加。
  北而有入靈山,其狀如賽,網加有走蛇之勢是也。
  又湧二山為兩陣,引開長澗分牆仞,
  抱子山頭石室平,泉如甘露靈仙隱。
  鄭宏曾竟山海經,經中具列此泉名。
  名為聖水味甘滑,得而服之當長生。
  有山兩陣相向,中央澗水流分四面,今俗呼為大小皎是也。宋時鄭宏曾尋得此泉水道服之,其石室中見有聖像在焉。近代不聞神仙異邊。
  四明山中如伏虎,遍生青石為其祖。
  鑿開七竅出祥雲,竅中各可興風雨。
  四明山中心名伏虎山,有赤石植梓之木,皆有七竅,皆泊龍神。按《山海經》云:山嵩無竅不為名山也。
  石庫藏書倉貯盥,食之其味多甘甜。
  一條搓木二百尺,光明夜照覃山尖。
  梅福曾宿此庫,見書,莫知其數,云:齊時樵人何昕者,遇一倉鹽,以少許歸與母食,其味甘,不數日,白髮再黑,韶顏如童,再往取之,已失其所也。又見一搓木,長二十餘丈,橫在山腹中,常吐光明,人皆見也。
  束連勾章西舜窟,南嗣天台通地骨。
  北包翠竭愛其源,地聖天仙時現沒。
  此是四明山之四至也。
  周迺盤廣八百里,古來靈瑞難遍紀。
  梅福為仙居此山,劉綱作宰妻樊氏。
  周景時,義士益昌遊此山,先得昇仙。後有梅福又遊此山,一宿室內夢一人謂福日:周時益昌化於此山室,其骨秘天井。乃明早,果於天井中獲得,其骨未朽,遂與埋之。後漢劉綱,字伯經,任上虞令,與夫人樊氏雲翹居四明山,皆得仙道,一日至大蘭阜丘山上,登巨木飛昇。
  吳上虞令劉公傳讚
  令君,字伯經,諱綱,下那人也。初居四明山,後為上虞令。師事白君受道,歷年道成,邀親故會slJ 。飲食畢,登大杉木上,去地十餘丈,舉手而別,忽然飛入雲中而去。妻樊夫人亦有道衛,俱昇天。今白水觀乃其遺邊。云事載葛稚川神仙傳及白水觀碑。讚日:
  天人幾何,同寄一塵。士局耳日,分妄與真。劉公登天,如適其鄰。以水投水,同則相親。
  宋孔先生傳讚
  先生史佚其字,諱祐,敬康曾孫也。至行通神,隱於會稽四明山。嘗見山谷中有數百斛錢,視之如瓦石不異。釆樵者競取,入手即成沙礫。曾有鹿中箭來投先生,為之養創,愈然後去。太守王僧虔欲引為主簿,不可屈。先生子道徽與杜景齊友善,少厲高行,能世其家風。隱居南山,終身不窺都邑。· 齊豫章王疑為楊州,辟西曹書佐不至。鄉里宗慕之,道徽兄子總有操行,遇寒饑不可得衣食,縣令丘仲孚薦之除竟陵王侍郎,竟不至。事載南史隱逸傳讚日:
  貪夫徇利,或死懷璧。公不動心,視同瓦礫。素風薰陶,猶子絕識。一門清節,迺祖遺德。
  四明山銘
  應奉翰林文字文林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脩官臨川危素撰
  餘姚南去七十里,有山二百八十峰,束連句章,南接天台,北包翠竭。中峰最高,上有四穴,若開戶牖,以通日月之光,故號四明洞天。恆有雲氣覆其上,秦皇命臣王鄞,驅山塞海,百靈勞役,奔入此地,因名鬼藏山云。漢上虞縣令劉綱,字伯經,下那人。後居山中,從白君得仙衛。他日會別親友,登大蘭丘,援巨木飛昇。其妻樊氏從之,遺履木下,化為虎。事聞于朝,即其地立祠宇,春秋祀焉。宋隱者孔祐視山谷中錢數百斛,與瓦石無異,樵者爭取之,即成沙礫。有鹿中矢來投祐,祐為豢之,創愈而後去。唐天寶三年,玄宗以劉君祠宇險遠,命道士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