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知也。又問無為,曰:吾知道。問無始,曰:弗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太清知而歎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大畏至矣。
  河上公曰:威,害也,人不可不畏小害,不畏小害,大害至矣。○呂氏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人能體常盡變,以全性命之理,則內真赫然充塞于外,思慮憂愁,無自而入,眾之所畏,不可不畏,世愚不知天命,樂高好大,負威任勢,矜尚賢能。《南華經》:大愚者終身不靈,大惑者終身不解,勿謂小惡無傷,遂闊略而不知悔,苟積累之久,人威將不能加,天威必至。○何氏曰:昔人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從懷如流,民之下也,見懷思威,民之中也,是則人心最不可無所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大人者君父之嚴,及大德之人,固可畏,不可狎。聖人所言,犯其告戒,必不免。其有身固可畏,不可侮。而三畏之中,又以畏天命為先,天命者,乃天所付與萬物當然之理,畏之,一念一動一言,天地鬼神臨之,罔敢玩易。道者萬物共由,得之者生,失之者死。民受天地之中以生,能者取福,敗者取禍,故君子畏義,小人畏刑,皆畏天也。不此威之畏,則威有大於此者。《易》曰: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荷校滅耳,凶,豈非不畏威而來大威哉。○林氏曰:不畏刑者常遭刑也。
  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是以不厭。
  河上公曰:謂心居神當寬柔,不當急狹,人所以生者,為有精神,若忽其道,好其色,是謂伐本厭神。夫惟獨不厭精神之人,洗心滌垢,澹泊無欲,則精神居之不厭也。○何氏曰:人與道居,則能居天下之廣居,故欲無狹所自居,不則室無空虛,婦姑勃磎矣。人以道生,則能生天地之所生,故欲無厭所自生,否則心無天遊,六鑿相攘矣。夫惟樂道而內不自厭,則上不見厭於天,下不見厭於人,是以皆不厭也。○林氏曰:居,廣居也,生,長生久視之理也。人皆自狹其所居,自厭其所生,不能安於退而務於進,不能觀於無而惑於有,是自狹也,自厭也。無者戒飭之辭,言不可如此也。夫惟不厭者,而能久安,故曰是以不厭。○董氏曰:狹,隘也,厭,棄也,無當作毋。居者性之地,居天下之廣居,則與太虛同體矣,生者氣之聚,含太乙之至精,則與造化同其用矣。惟曲士不可以語道,苟不溺於小術,而實諸所無,以自狹其居,則必棄有著無,而蔽於斷滅,以厭其所生矣,是以告之以無狹無厭,使學者知夫性者氣之帥,而其大無量,當擴而充之,以全其大。生者道之寓而其用不窮,當葆而養之以致其用,則養氣全生,盡性至命,而不生厭棄之心,所以體無非強無,而無非頑也,長生非貪生,而生非下也。夫如是,則生與道居,而道亦未嘗厭棄於人矣。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河上公曰:自知者,自見己之得失,不自見者,不自顯露德美於外,藏之於內也。自愛者,自愛其身,以保精氣,不自貴者,不自貴高榮名於世也,去彼者,去彼自見自貴也,取此者,取此自知自愛也,○何氏曰:聖人自知則是非美惡不敢昧,而自見則自足之心生矣,自愛則安危去就不敢輕,而自責則自驕之氣動矣,此乃畏不畏之所以分。一彼一此,何去何取,可不知所擇哉。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九竟
  道德真經集義
  經名:道德真經集義。明危大有集,十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集義卷之十
  盱江危大有集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
  林氏曰:勇於敢為者,必至於自戕其身,臨事而懼,是勇於不敢也。活者可以自全也,敢者之害,不敢者之利,二者甚曉然,天道惡盈.而好謙,則勇於敢者非特人惡之,天亦惡之也。而世人未有知其然者,故曰孰知其故。聖人猶難之者,言聖人於此道為難能也。○何氏曰: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此勇於敢,則殺之戒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此勇於不敢,則活之道也。為此說者,言君子則吉,小人則凶也。然此二者或利或害,為善得吉故多,其幸而罹於凶者有矣。為惡未始不及於凶,其幸免者亦時有焉。由前之說,吉凶之於善惡,猶影響也,由後之說,禍福之來,似不在我。常人之慮,遂以天道好惡有不可知,其故有不可知,其事有不可信者。聖人畏天命,修身以俟,曾不敢以常人之見而輕用其心也。惟知天之不假易,而其難其慎,又豈無其故哉。○李氏曰:接上章民不畏威,言世人不畏公法,敢以好勇,殺身之本也,勇於不敢,終身無害。勇於敢,血氣之勇也,勇於不敢者,義理之勇也。天之所惡,造化不容也,孰知其故,知則不敢,是以聖人猶難知者,不敢輕示也。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