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解
經名:道德真經解。宋陳象古解。二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原文不分章,今據通行本補。
道德真經解序
道本真淳,理貴清爭。民興情欲,巧偽萬端。全生不能,救死不暇。太上愍於苦趣,為著真文,以謂道非己生,百姓咸有,惑於障蔽,遂失自然。故顯教丁寧,立言親密,還淳反樸,皇在人心,分章設名,乃昔前訓。夫道包於德,德和於道,強名不德,妙用一同,以理究觀,何有分別。今以太上老君五千言為標題,庶幾完其旨意。理深義奧,要在發明,若或膠柱不通,恐誤研精覃思,輒存解說,聊視管窺。
時建中靖國元年十月初五日陳象古序。
道德真經解卷上
丞議郎陳象古解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可道謂衆人之所知者也。可名謂衆人之所見者也。雖可知可見,未能盡道之妙理也,故衆人常道者,非所謂道也,衆人常名者,非所謂名也。道則淵乎其無名,名則紛兮其非道,皆強名之為道為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母,喻也,義取其始生也。天地之始,恍惚無名,既有其名,因萬物之生於天地之間故也。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徽。
無欲觀妙,本極始也。有欲觀徼,明其終也。欲因物而生,物盡欲極,則至於無為矣。徼,邊際也。欲及乎邊際,極而無所更往也。必有還淳反樸之理,與妙何以異哉。故無欲觀妙,有欲觀徼也,一而已矣。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因無欲而知道之妙,因有欲而知道之徼,豈非同出之旨哉。
同謂之玄。
玄者,深微之義也,悟之在心。聖人知道之始終,覺道之用拾。衆人則日用而不知其要,非元而何。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非淺近之義也。非常道,非常名,其理至深,不易窺測,故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非一而已,施之於治天下,施之於洽國,施之於治家,施之於治身,其妙皆如是而已矣。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夫厭於粱肉者,不顧羹藜唅糗之味;被於純綿者,不愛羔裘牛衣之溫。殊不知寒者利祖褐,饑者甘糟糠,其要在飽煖而已。故美生於惡,惡生於美,善生於不善,不善生於善,皆由心存其好惡者也。有是心者,必有是事。
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聲音之相和,前後之相隨。
以其心存於美惡,故利害不齊之如是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自有其所為,不自繁其言教,道大自然,物亦順之,譬如四時運行而萬物由之以生焉。
萬物作而不辭,
默隨玄化,不言而喻。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
有則志淺,恃則任狹,居則不廣。以道之大如是而處之,豈道之要妙乎。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既不可居,又不可去。去則寂滅,其教將何以興哉。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賢者,分別之所稱也。尚者,上也。使賢者為上,不肖者為下,故上者驕而處位,下者畏而處困。以是自高企望之心,無能已也。富貴之無厭,貧賤之不足,觸類而長,紛紛然哉,民安得不爭乎?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盜因欲心使然也。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尚賢貴貨,見可欲也。不爭不盜,故心不亂矣。
是以聖人之治,
教自己為始也。
虛其心,
道所依也。
實其腹,
以養其身為教之本也。
弱其志,
身常若不及也。
強其骨。
身之所立也。
常使民無知無欲,
無知,不任其智也;無欲,不強其愛也。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知者自任其智,知尚賢之跡,見難得之貨。民既無爭心,又無盜意,智者自知無所施其勇,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道本無為,自然清靜,豈不治之可言哉。
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沖,和也。道有沖和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雖如此而不自盈滿,言其不可測度準量也。
淵兮似萬物之宗。
淵,深妙之旨也。宗,主也。道無作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因沖和之氣以生,故曰似萬物之宗。物性有剛柔遲速顏色聲音之不齊,其所稟之分皆出自然,大則山川,小則草木,亦有沖和之氣,其用一也。
挫其銳,
不妄動也。
解其紛,
動而有理也。
和其光,
不自明也。
同其塵,
渾其跡也。
湛兮似或存。
無中之有,有中之無故也。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