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疏義
  經名:道德真經疏義。宋江澂疏。十四卷。底本出處:《 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道德真經疏義序
  恭惟聖主于帝,其訓開明道真。爰以清閒之燕,取老子《 道德經》,句為之說,以幸天下。臣屬充賓貢,預太學弟子員,得以齋心滌慮,恭讀聖作。臣竊惟言之:有用莫如道德之文,而老氏五千文,猶為道德之至。約而能散,異而能同,可以復命之常,可以御今之有。其言甚簡,其旨甚遠,蓋非聖人不能與此。降周而來,為之說者殆百有餘家,類皆蔽於己見,不識道真,言之迂疏。其志將以尊崇聖道,而適為抵迕。要非道足以優入聖域,而得於神解者,或不可與明焉。恭惟皇帝陛下,得一以為天下正,抱一以為天下式,體之以見素抱樸,推之以治人事天。道德之妙,固自存乎德行,又言而信之,使學者知所適歸。竊觀聖學淵懿,而言之要妙,廣大悉備,如《易》之有《 繫》,真所謂聖人之文者也。然道之出言,視聽不足以見聞,用之則為不可既,而臣乃欲以耳目之近,形容視聽所不及之妙,以有盡之詞,述不可既之真。臣固不揆,而自知其智有所不及也,臣嘗觀明皇為謭謭之說,而杜光庭猶著《 廣聖義》以申之,況臣久被教育,豈以聖作之淵懿難測,固敢自後哉。是用自央而忘其言之不逮也。
  臣江澂饉序。
  道德真經疏義卷之一
  太學生江澂疏
  徽宗註曰: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心之所自得。道者亙萬世而無弊,德者充一性而常存。老子當周之末,道降而德衰,故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而謂之經。其辭簡,其旨遠,學者當默識而深造之。
  疏義曰:萬物莫不由之之謂道。道之為物,無乎不在,亦無不通,天地為大未離其內,秋毫為小待之成體,囿於域中,何莫由斯道也,況於人乎?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制字者以道與道路之道同字,蓋以人所出入不能外是故也。則道者,人之所共由可知。道之在我之謂德。德之在人,有生皆全,有分皆足,有一未形,物得以生,不藉外而修,不因人而致,於己取之而已矣,豈他求哉。楊子曰:德以得之。制字者以直心為德,蓋所謂德者,非謂其得彼也,自得而已。則德者,心之所自得可知。且道無盡而德可脩,夫惟無盡,故歷古今而自若,非時數之所拘,新新不窮,未嘗終也。經曰:道乃久。 旦萬世而無弊者,此也。夫惟可修,故擴四端之所有,更萬形而不易,育而充之,未嘗離也。《傳》曰:德者,性之端。充一性而常存者,此也。夫道有升降,德有盛衰,時方既治,則道隆而德盛,時之末治,則道降而德衰。當周之末,大道既隱,而德又下衰,散為百家之曲說,蔽於諸子之異論,不該不徧,不全不粹,道術於是為天下裂。爰有老氏念妙道之無傳,憫生民之莫悟,以清靜為宗,以無為為本,法自然之極數,著書九九篇,以明道德之常。俾誦其書者,得以見天地之全,古人之大體,此其書異乎諸子而為經也。蓋經有一定之體,故為常經,如經星之經,麗天而不動,如織之有經,履機而不易。謂之經焉。觀其為書,該括眾妙,廣大悉備,而多不過五千餘言,其辭可謂簡矣。當年不能極其變,終身不能究其業,其旨可謂遠矣。學者苟不知因言以究其意,得意以忘其言,未見其有得也。《語》 曰:默而識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道德之常,非言音所能該,非淺見所能測,惟心悟神解,自得於言意之表,識之以不識,而資之深者,於是書為庶幾焉。是以聖製於首篇闡發道妙,開明士心,有學者當默識而深造之之訓也。
  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徽宗註曰:無始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又曰道不當名,可道可名,如事物焉,如四時焉,當可而應,代廢代興,非真常也。常道常名,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伏羲氏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
  疏義曰: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至道之精與物相去遠矣,故不可以言論。仲尼見溫伯雪,子目擊而道存者,為是故也。莊子載無始之言,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此之謂歟?泰初有無,無有無名,物成數定,然後有見可名。道不囿於物,不墮於數,視之不得見也。夫孰得而名之?莊子所謂大道不稱是已。無始又曰道不當名,此之謂歟?且天下之理,有所謂可者而不可者,已形有所謂不可者而可者,已兆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物無常宜,事無常非,事物之迭盛迭衰,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更旺更廢,隱化而顯,顯化而隱,成已俄壞,壞已俄成,昔是而今非,先迕而後合,適時之宜,過而不守,則以可道可名,如事物焉,如四時焉。當可而應,代廢代興,非真常也。雖然有名有實,是物之居,可言可意,言而愈疏。道雖不可言,有不道之道存焉;名雖不可名,有無名之名存焉。不道之道,所謂常道也。無名之名,所謂常名也。常之為義,以其成而不變,久而不已也。道所謂常,經言獨立不改是已。名所謂常,經言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是已。彼物之生必有本根,而常道常名無所本根。彼物之生本乎天地,而常道常名先天地生。雖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