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人者,不過有威力。
自勝者強。
人能自勝,除去情欲,則天下無有能與爭者,故強。
知足者富,
人能知足,則長保福祿,故為富。
強行者有志。
人能強立行善,則為有志於道,道亦有志於人。
不失其所者久,
人能自節養,不失其所受#14天之精氣,則可以久。
死而不亡者壽。
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則無怨惡於天下,故得長壽也。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
言道汎汎,若沉若浮,若有若無,視之不有,說之難殊。
其可左右。
道可左可右,無所不宜。
萬物恃之而生,
恃,待也。萬物皆待道而生。
而不辭。
道不辭謝而止。
功成而不名有。
有道不名其有功。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道雖愛養萬物,不如人主有所收取。
常無欲,可名於小矣。
道匿跡藏名,泊然無為,似若微小。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
萬物皆歸道受氣也,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
可名於大矣。
萬物橫來橫去,各使自在,故可右於大也。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
聖人法道,匿德藏名,不為滿大。
故能成其大。
聖人以身率道,不言而化,萬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仁德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執,守也。象,道也。聖人守大道,則天下萬民移心歸往也。治身,則天降神明,往來於己。
往而不害,安平泰。
萬物歸往而不傷害,則國家安寧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則身體安而大壽。
樂與餌,過客止。
餌,美也。過客,一也。人能樂美於道,則一居止也。一者去盈而虛,忽處如過客。
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道止出入於口淡然,非如五味,有酸鹹甘苦辛。
視之不足見,
足,得也。道無形,非若五色有青黃赤白黑,可得見也。
聽之不足聞,
道非若五音,有宮商角徵羽,可得而聞也。
用之不可既。
既,盡也。謂用道治國,則國富民昌,治身則壽命延長,無有既盡之時也。
微明第三十六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
先開張之,欲極其奢淫。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先強大之,欲使遇禍害#15。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先興之者,欲使其驕奢至危。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先與之者,歌極其貴心。
是謂微明。
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
柔弱勝剛強。
柔弱者久長,剛強者先亡。
魚不脫於淵,
魚脫於淵,謂去剛得柔,不可復制也。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利器者,謂權道也。治國權者,不可以示執事之臣也。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
為政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以無為為常。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言侯王而能守道,萬物將自化效於己也。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吾,身也。無名之樸,道也。萬物以化效於己也,復欲作巧偽者,王侯當鎮撫以道德。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
言王侯鎮撫以道德,化民亦將不欲,故當以清靜道化。
天下將自正。
能如是者,天下將自正定也。
道德真經註卷之二
#1當然:原本作『知然』,據影宋本改。
#2仁義不見:原本脫『不』,據影宋本加。
#3邪文:影宋本作『為文』。
#4以此:影宋本此句下有注文:此:今也。以今萬物皆得道精氣而生,動作起居,非道不然。
#5不爭:原本作『不矜』,據影宋本改。
#6貫穿:原本作『由穿』,據影宋本改。
#7無窮極:原本脫『無』,據影宋本加。
#8欲取:此二字原脫,據影宋本加。
#9強執教之:原本『之』后衍『人』字,據影宋本刪。
#10果敢:原本脫『果』,據影宋本加。
#11所貴者異也:原脫『者異』,據影宋本加。
#12不貪土地,不利人財寶:原本此處與下條註文雷同,據影宋本改。
#13天下:『天』字原脫,據影宋本加。
#14所受:原本作『所愛』,據影宋本改。
#15遇禍害:原本作『過禍害』,據影宋本改。
道德真經註卷之三
河上公章句
論德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
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