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93-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道德真经注-唐-李荣-第13页

,陰氣冷單,亦不足成形,故因大道以通之,借冲氣以和之,所以得生也。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
  抱冲和之氣,無好無惡。失一元之道,有愛有憎。但敦富貴之名,不悅孤寡之稱。唯有道王公,卑以自牧,義存謙退,以為名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有道以富貴而稱孤寡,損也。謙光日新,益也。無德處貴,自以為益。材下位高,必至傾覆,損也。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
  人間所行之教,理歸仁義,事剛強。然剛強者死之類,仁義者道之華。亦我義教之者,欲使去剛強而存柔弱,遠仁義而安道德也。亦言聖人是於能教眾生,是於所緣教得宜。義者,宜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不從君父之命,不順聖人之教,貪榮而守勝,尊己以陵人,強梁也。違科犯法,不盡天年,中道而夭,不得真死也。物皆合道,聖人無不設教。凡情失理,化主所以興言。由仁義之華,彰道德之實,因強梁之性,演柔弱之法。父,本也,以強梁為教本也。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有象之至柔者,水也。無形之至柔者,道也。水至柔而能消金穿石,破彼堅強。道至柔而能貴彼忘我,破玆固執。言人若能鑒之於水,體之於道,足然洞之於人我,經之於丘山,微妙玄通,都無滯礙,此謂馳騁之至堅。
  無有入無間,
  水無有礙,道無有形。有間無間,無處不入。
  是以知無為有益。
  道無形,物得成;聖無為,人得化。此乃無為之益也。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
  前稱無為之益,未知何曰無為。行不言之教,教即忘言。任因循之事,事即無事。吾安於上,臣悅於下,此為之益也。
  天下希及之。
  行有為者多,及無為者少。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名者,外之稱譽。貨,俗之財帛。身為忠孝之本,抑德之基,理須外名利,存身神,反無為,脩至道,而弱喪者不反,逐欲者失真,遂為名以殺身,因財而害己#8。迷淪者眾,聖人懷之,故詳問云為得利為病,為失名失利為病。俗以得名利為善,而得之則身亡;失之為惡,亡之則己立。得失病利,誰然定乎?亡,失也。
  是故甚愛必大費,
  為名以殺身,斯大費。
  多藏必厚亡。
  為財以傷己,斯厚亡。
  知足不辱,
  不分外以求名,遠恥辱。
  知止不殆,
  不非理以規財,無危殆。
  可以長久。
  外之於名利,遠之於危殆,理國可以長存,脩身可以久視。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道圓德備,名曰大成。備如不足,故云若缺。然大壑酌之而不竭,明鏡應之而忘疲,不弊。
  大滿若冲,其用不窮。
  四達是方而俱照,六通無幽而不燭,斯大滿。不以照為照,不以盈為盈,若冲也。用不以心,故無極。
  大直若屈,
  直同正道,大直。以欲從人,若屆也。
  大巧若拙,
  匠成萬物,大巧。似不能為,若拙。
  大辯若訥。
  談天暢理,大辯。言即無言,若訥也。
  躁勝寒,靜勝熱。
  陰陽二氣,遞相為用。陽氣躁而熱,陰氣靜而寒。陽氣盛則靜勝而躁劣。此則氣序遷移,平為勝劣。夫大成若缺,大滿若冲,則盛無盛也。其用不弊,其用不窮,則衰無衰也。不盛不衰,不寒不熱,遺成而不敗,忘勝而無劣。
  清靜為天下正。
  為陰陽之所寒熱,未清也。為生死之所流動者,不靜也。明聖人生死無變於己,寒熱不累於身,清靜也。有輪轉處,生死皆為耶也。無輪轉,絕死生,為天下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君上有道,除奔命之馬。臣下無為,糞桑田之業。修真者去馳騁之浮情,糞身神以道德。務學者絕飄蕩之懈惰,糞心虛以藝文也。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生,起也。不用道而脩文,專飾兵而好武,四郊多壘,五兵斯起,戎馬生於郊也。內明心王無道,馳六識之馬,遍萬境之中,得失紛紜,是非#9交争也。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甚於欲得#10。
  有道之人,遺情去欲,禍自除。無識之徒#11,縱性任心,殃咎斯至。善積成慶,幽顯咸享。惡積成殃,存亡俱累。罰止一身,罪也。下及子孫,禍也。上誤先祖,咎。
  知足之足,常足。
  除可欲則外無所求,清本性則內無所乏,故言知足,動皆合道,事無不圓之足也。無不足之時,常足也。
  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觀之以道,則理無不達,照之以智,則事無不知,所謂不行而知者。
  不窺牖,見天道。
  二景麗天,五星耿漢,寧須窺牖,方始見乎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