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其所以致之者,皆由得此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為貞而貴高將恐蹶。
  無以謂若無此德而以之。裂,分判。發,震動。歇,不能感應而靈。竭,不能充塞而盈,滅,息滅而不生。蹶,傾跌而失其位。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此章以六者並言,而此以承上文貴高二字,專為侯王言之。蓋侯王之位貴且高,而冲虛之德不欲盈,惟當自處於下賤也。孤如無父,寡如無夫,不穀,不善也,皆不美之名,非人所願有者,而侯王自謂,是以下賤自處也。先云賤為本,下為基,而後但云賤為本,舉一以包二者,省文也。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琭琭,玉貌。珞珞,石貌。人之名譽彰彰有聞,特淺小之譽,必泯沒其譽。人無得而稱,迺譽之至也,亦處賤下之意,不欲分別美惡使人見琭琭粹美者之為玉,珞珞麄惡者之為石也。蓋人見其美惡,則美者必有譽,不能使之無譽矣。兩節皆言冲虛不盈之德,如此迺為侯王之能得一也。
  右第三十四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之靜則無,動則必與有相反,反者無而不有也。道之體則虛,用則必以弱為事,弱者虛而不盈也。此二句一章之綱。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自此至善貸且成,皆詳言反者道之動。萬物以氣聚而有形,形生於氣,氣生於道,氣形有而道則無,無與有異,故曰反,言道以反而動之由也。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此言人之能知,以反而動者。道與物反,故惟上士有識者能勤而行之,中士之識已不及而若存若亡,下士無識,以其不合世緣而大笑之矣。識之者鮮,此道之所以可貴也,若皆能識之,則不足以為道矣。
  故建言有之:
  此句起下二節,謂昔之立言者。道之相反,如下文所云十二事是也。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此言動而相反之事。葆光用晦而若昧,迺所以為明。寧後毋前而若退,迺所以為進。若絲之有纇而不勻,迺所以為平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得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又承上文相反之義而廣之。若谷之注下,迺所以為高上。若色之污辱,迺所以為大白。若狹小不足,迺所以為弘廣。若偷惰不立,迺所以為建立。質真皆實也,猶云實之實也。渝,不守信也。必守信而後為實,實之實者反若渝而不信。有隅角而後為方,方之大者反無隅而不方。成而後為器,器之大者,其成反難而遲。聲雜比而後為音,音之大者,其聲反疏而希。可見而後為象,象之大者,反無形之可見。
  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此終上文二節之意。道隱於無名,迺能徧付與於萬物而無虧缺。以上所言,皆動而相反者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為和。
  自此至天下希及之,皆詳言弱者道之用。道自無中生出冲虛之一氣,冲虛一氣生陽生陰,分而為二,陰陽二氣合冲虛一氣為三,故曰生三,非二與一之外別有三也。萬物皆以三者而生,故其生也,後負陰,前抱陽,而冲氣在中以為和。和謂陰陽適均而不偏勝。萬物之生以此冲氣,既生之後,亦必以此冲氣為用,迺為不失其本。以生之本冲氣虛而不盈,故曰弱。此言道以弱而動之因由也。
  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此言人之能知,以弱為用者。曰孤寡不穀,皆非強於人之名,迺人所惡而不好者,而王公以此為稱,是以弱而用也。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此句起下二節。弱者損之也而迺所以為益,強者益之也迺所以為損,如下文所云三事是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此言用弱之事。梁亦強也,以木絕水、以木負棟皆曰梁,取其力之強也。不得其死謂不能善終,如子路之行行,夫子以為不得其死,後果死於孔悝之難。教父猶曰教之本,父謂尊而無出其上者也。人之所教,教以用弱,我亦以此教之。強梁而不能弱,必不能保其身,以強梁勝人之益,而有不得其死之損,所謂益之而損者,此最為教人之第一義,故曰教父。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
  又承上文所言教弱之義而廣之。至柔與無有,皆弱也。馳騁猶云躪礫。無有謂無有查滓之質。無間,無中間罅隙可入之處。水至柔能攻穿至堅之石,氣無有能透入無罅隙之金石墻壁,以至柔無有之損,而有馳騁至堅入於無間之益,所謂損之而益者。柔能勝剛,無能入有,皆非有所為而自然,故曰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此終上文二節之意。不言之教,謂宜弱不宜強之為教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