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求之近者,往而復反。
  民甚好徑。
  《通玄經》曰:民甚好於邪徑,事鬼神也。淫祀勝,神愈怒。
  朝甚除,
  《洞靈經》曰:為治之本務在安人,若時事不襲,奪之以土功,是謂大凶。《沖虛經》曰:齊魯多機巧,有善土木者。
  田甚蕪,
  《洞靈經》曰:人捨本事末。古者聖王之所以治人者,先務農人,農人則樸,樸則易用,則邊境安。人農則童,童則少私愛而公法玄。《通玄經》論神農之法曰:丈夫丁壯不耕,天下有受其飢者;婦人當年不識,天下有受其寒者。故帝親耕,后親識,以為天下先。是故耕者不強,無以養生;織者不力,無以衣形。衣食饒裕,姦邪不生。不奪時之本,在於省事。
  倉甚虛,
  《洞靈經》曰:農攻食,工攻器,商攻貨,穀者人之天,是以興王務農。王不務農,是棄人也,王而棄人,將何國哉。《通玄經》曰:帝王富其民,霸王富其地,危國富其史,治國若不足,亡國困倉虛,故曰上無事而民自富。足用之本,在於不奪時。
  服文綵,
  《南華經》曰:末世所樂者,美服好色,以惑其意,遺忘其業,可謂亂矣。以教民俗,縫衣淺帶,澆薄不淳。
  帶利劍,
  《南華經》莊子說趙文王好劍曰:臣有三劍,惟王所用。王曰:願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今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匹夫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莊劍事已畢奏已。於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
  厭飲食,
  《南華經》曰:末世所樂者,滋味音聲,以惑其意,遺忘其業,可謂亂矣。
  財貨有餘,
  《南華經》曰:貪財而取慰,貪權而取竭,貪貨而取利。
  是謂盜誇,
  《南華經》曰:凡此七經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遺忘而不知察,愛意絕體而貪,此不亦惑乎?《沖虛經》曰:教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恥心,何盜之為?於是用隨會知政而群盜奔匿焉。
  非道也哉。
  《通玄經》曰:淳化之本在去華巧。《南華經》曰:智巧奢華,不足以定天下,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此章《通玄經》文子問曰:夫子之言,非道德無以治天下。上世之王,繼嗣因業,亦有無道各役其世而無禍敗者,何道以然?老子曰: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各自生活,然活有厚薄,天下時有亡家敗國,無道德之故也。若夙夜不懈,戰戰競競,常恐危亡,慎守不失。若縱欲怠情,不能慎守,其亡無時。使桀紂循道行德,湯武雖賢,無所建其功也。古之善建者不拔,善守者不失,故子孫祭祀不輟,善守不絕,天下長久也。
  善建者不拔,
  《通玄經》曰:古之善建者不拔,言建之脩德,無為無好,守謙儉也。《洞靈經》曰:文王靜作進退,天必贊之,卜世三十。
  善抱者不脫,
  《通玄經》曰:古之王者處大滿而不溢,居高貴而無驕。處大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居高不驕,所以長守貴也。《洞靈經》曰:文王之德,紂不能害。夢啟之壽,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子孫祭祀不輟。
  《通玄經》曰:富貴不離其身,祿及子孫,古之王道其於此矣。
  脩之身,其德乃真;
  《通玄經□微明篇》曰:士庶有道則全其身,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南華經》曰:古者五官殊職,庶人自正自修,治之美也。
  修之家,其德乃餘;
  《通玄經》曰:古者大夫有道,不失其家,故曰修之家,其德乃餘。《南華經》曰:大夫自正自修,治之美也。
  修之鄉,其德乃長;
  《通玄經》曰:古者州郡有道,不失其鄉,故曰修之鄉,其德乃長。
  修之國,其德乃豐;
  《通玄經》曰:古者諸侯有道,不失其國,故曰修之國,其德乃豐。《南華經》曰:諸侯自正自修,治之美也。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通玄經》曰:古者天子有道,長有天下,故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南華經》曰:天子自正自修,治之美也。
  故以身觀身,
  《南華經》曰:末世五者不修,失莫大焉。庶人不修,失其身也。
  以家觀家,
  《南華經》曰:大夫不修,失其家也。
  以鄉觀鄉,
  《南華經》曰:州郡不修,失其鄉也。
  以國觀國,
  《南華經》曰:諸侯不修,失其國也。
  以天下觀天下。
  《南華經》曰:天子不修,失其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通玄經》曰:不失國本在乎善守,不益其厚而張其廣者毀,不廣其基而增其高者覆。任重莫若棟,任國莫若德。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此章《南華經□馬蹄篇》言:上古大道至德之世,其民童蒙若赤子也。其行填填,不知東西,其視顛顛,不知昏明。當是時也,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