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始真經註
  經名:文始真經註。宋元之際道士牛道淳注解。九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參校本:一、《文始真經》;二、《叢書集成》所收《關尹子》。
  關尹子
  關令尹喜,周大夫也。老子西遊,喜望見有紫氣浮關,知真人當過,候物色而邊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為著書。喜既得老子書,亦自著書九篇,名《關尹子》。今陝州靈寶縣太初觀,乃古函關候見老子處。終南宗聖宮,乃關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樓,改號樓觀,建老子祠,道觀之興,實祖于此。老子授經後,西出大散關,復會于成都青羊肆,賜號文始先生,所著書,後為《文始真經》。
  文始真經直解跋引
  皓月圓明,普見千江之水,真空妙有,該通萬卷之經,因水見圓明,由經悟妙有。圓明以皓月為本,妙有以真空為源,本末是同,源流非異,既循末以歸本,仍沂流而還源,源即真空,乃是不容思議,流為妙有,爰非專一無言,無言之言以為經,無說之說以為妙,無說之說以薦言前,無言之言以明意外。言前洞奧,意外幽深,非由直解以難通,不假詳箋而莫曉,因指見月忘指,而真月昭彰,因解悟經忠解,而真經洞徹,見千江之月影,知一月之維綱,究掌經之真詮,悟一真之統攝,見知雙泯,究悟俱忘,天眼龍睛,詛可窺於彷彿,神靈聖智,豈可測於依稀,意外難思,言前莫議也。
  文始真經註卷之一
  神峰逍遙子牛道淳直解
  一字篇
  宇者,喻真空之道也,凡二十八章。
  關尹子曰,非有道不可言,
  非有道者,元無道之強右,故不可以言議也。經云:唯莫能名,所以退天下之言是也,故云非有道不可言也。
  不可言即道。
  言前薦悟也,向言議未有之前,了然薦悟妙道,故言之不可及也,故云不可言即道也。
  非有道不可思,
  非唯元無道之強名,抑乃不屬思惟也,思惟則屬意識知解也,道不可以知而識也,故云纔落思惟,即是鬼家活計,正謂此也。經云:唯莫能知,所以奪天下之智,故云非有道不可思也。
  不可思即道。
  言前薦悟也,向思惟未生之前,了然薦悟妙道,方知思惟不可及也。故云不可思即道也。
  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
  天物者,本分天真也,怒者威光也,威光赫赫,廣無邊際也,流者心也,源流注六用紛紛與人事交雜而不一也。經云:性水也,心流也,故云天物怒流,人事錯錯然也,錯者雜也,言迷人從事於道,見解紛紛不一,如下文也。
  若若乎回也,
  若者象也,似也,想像道似太虛,似明月,似澄潭,似冰壺,如此想象比似,則與道相違之遠,故云若若乎回也,回者違也。
  戛戛乎國也,
  戛戛者,相擊之聲也,國者諍論也,以言語相詁難,辮論其道,以戒諍論也,故云:以承稟為戶牖,各自開張,以經論為盾矛,遞相攻擊,以戒諍論也,故云:戛戛乎闕也。
  勿勿乎似而非也。
  勿思象,勿辮諍,論擬此見解似即,似即不是,故云勿勿乎似而非也。
  而爭之,
  爭者,國志也,三人兩眾同處學道,勇猛精進,闕志為高,萌此見者,亦未悟也,故云而爭之也。
  而介之,
  介者,孤介也,孤然獨處,精思妙道,萌此見者,亦未悟也,故云而介之。
  而哯之,
  哯者,唯古人之言贊美妙道也,逐言思惟贊美妙道,亦未悟也,故云而現之也。
  而嘖之,
  嘖者,呵嘖古人名言法相,默默精思妙道,如此見解,亦未悟也,故云而嘖之也。
  而去之,而要之。
  去者,拾也,要者,取也,拾諸妄而取真道也,既有取拾,即是有為,亦未悟也,故云而去之而要之也。
  言之如吹影,
  影者,喻名也,即戛戛諍論、現嘖之贊美呵嘖者也,言呵叱名相,如吹影不能去也,何謂也。
  思之如鏤塵,
  塵者,喻識也,鏤者,削刻也,即前若若想象,比似勿思辮爭之國之介之,獨思去要取拾者是也,如此屬識見,如削刻塵而不得淨盡是也。
  聖智造迷,
  聖智能解萬法,以智造道而不能至,即智是迷也,絕聖棄智,了悟妙道,如此則即智是迷也,故云聖智造迷也。
  鬼神不識。
  鬼神存識見,識見不能知道也,故云鬼神不識。
  唯不可為,
  道本自然,不假修為也,故云不可為也。唯者,因上仍下之辭。
  不可致,
  政者,從外邀至也,道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故云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也,故云不可政也。
  不可測,
  道鬼神難窺,陰陽莫測、況其凡乎,故云不可測。
  不可分,
  道混然天理,杳冥莫測,故不可以心思言議而分辮,故云不可分。
  故曰天,曰命,曰神,曰玄,合曰道。
  故曰,因上結下之辭。天者,無為而為,自然而然也,命者,不知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