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擅於此也。
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聖人尊之。今漁父之於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此篇言無江海而間者,能下江海之士也。夫孔子之所放任,豈直漁父而已哉?將周流六虛,旁通無外,蝡動之類,咸得盡其所懷,而窮理致命,固#19所以為至人之道也。
〔疏〕由,從也。庶,眾也。夫道生萬物,則謂之道,故知眾庶從道而生。是以順而得者則生而成,逆而失者則死而敗,物無貴賤,道在則尊。漁父既其懷道,孔子何能不敬邪。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三十三竟
#1《 闕誤》引張君房本『交』作『皎』,四庫本同。
#2郭慶藩引文改『拓』作『托』。
#3《闕誤》引張君房本『待』作『侍』。
#4高山寺本『憂』作『處』。
#5高山寺本『廷』作『朝』。
#6高山寺本『不』下有『亦』字。
#7原作『總』,今依四庫本改作『摠』。
#8此處疏文缺,今依成疏原文補。
#9劉文典補正本『舉』 作『譽』。
#10高山寺本『離』下無『身』字。
#11此句高山寺本作『今不脩身而求之於人』。
#12高山寺本『悲』作『疾』。
#13又『未發』作『不嚴』。
#14又『未』作『不』。
#15『四事』上文及郭慶藩引文補足。
#16高山寺本『論』下有『其』字。
#17高山寺本『不』下有『為』字。
#18高山寺本『賢』作『貴』。
#19原作『因』,依四庫本改作『固』。
南華真經注疏卷之三十四
河 南 郭 象 注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疏
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
列御寇之齊,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
〔疏〕伯昏,楚之賢士,號曰伯昏瞀人,隱者之徒也。禦寇既師壺子,又事伯昏,方欲適齊,行於化道,自驚行淺,中路而還,適逢瞀人,問其所以。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
〔疏〕方,道也。奚,何也。汝行何道?欲往何方?問其所由中塗反意也。
曰:吾驚焉。
〔疏〕自覺己非,驚懼而反。此略答前問意。
曰:惡乎驚?
〔疏〕重聞禦寇於何事進而起驚心。
曰:吾嘗食於十漿,
〔注〕賣漿#1之家。
而#2五漿先饋
〔注〕言其敬己。
〔疏〕饋,遺也。十漿,謂有十家賣漿飲也。列子因行渴,於逆旅十家賣飲,而五家先遺,睹其容觀,競起驚#3心,未能冥混,是以驚懼也。
伯昏瞀人曰:若是,則汝何為驚己?
〔疏〕更問驚由,庶陳己失。
曰:夫內誠不解,
〔注〕外自矜飾。
〔疏〕自覺內心實智,未能懸解,為物所敬,是以驚而歸。
形謀成光,
〔注〕舉動便辟而成光儀也。
以外鎮人心,
〔注〕其內實不足以服物。
〔疏〕謀,便僻貌也。鎮,服也。儀容便僻,動成光華,用此外形,鎮服人物。
使人輕乎貴老,
〔注〕若鎮物由乎內實,則使人貴老之情篤也。
而斃其所患。
〔注〕言以美形動物,則所患亂生也。
〔疏〕整,亂也。未能混俗同塵而為物標杓,使人敬貴於己而輕老人,良恐禍患方亂生矣。
夫漿人特為食羹之貨,無#4多餘之贏,其為利也薄,其為權也輕,而猶若是,
〔注〕權輕利薄,可無求於人。
而況於萬乘之主乎。
〔疏〕特,獨也。贏,利也。夫賣漿之人,獨有羹食為貨,所盈之物,蓋亦不多。為利既薄,權亦非重,尚能敬己,競走獻漿,况在君王,權高利厚,奔馳尊貴,不亦宜乎。
身勞於國而知盡於事,彼將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驚。
〔疏〕夫君人者,位總萬機,威跨四海,故躬疲倦於邦國,心盡慮於世事,則思賢若渴以代己勞,必將任我以物務而驗我以功績,徇外喪內,逐偽忘真。驚之所由,具陳如是也。
伯昏瞀人曰:善哉觀乎。
〔疏〕汝能觀察己身,審知得喪,嘉其自覺,故欺善哉。
汝處己,人將保汝矣。
〔注〕苟不遺形,財所在見保。保者,聚守之謂也。
〔疏〕保,守也。汝安處己身,不能忘我,猶顯形德,為物所歸,門人請益,聚守之矣。
無幾何而往,則戶外之屨滿矣。
〔疏〕無幾何,謂無多時也。俄頃之間,伯昏往禦寇之所,適見脫屨戶外,跣足升堂,請益者多矣。
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頤,立其間,不言而出。
〔疏〕敦,堅也。以杖柱頤,聽其言說,倚立間久,忘言而歸也。
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