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故齋之。若我而不有之,彼惡得而知之;若我而不賣之,彼惡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後而日遠矣。
  物之尤也,言人物之中為最大也。田禾,齊君也。國人以其見賢者,故賀之。我在當時不能自晦其迹,故有此名。曰先曰賣,言我必有形迹可見,故彼得而知我也。以形迹自見者,乃自喪是也;能悲人之自喪而不能自覺其身,則其悲人者又可悲也。山穴之口,地名也。我在當時,惟以悲人之悲而自覺,所以其後道日加進,遂至今日形若槁骸而心若死灰也。故曰其後日遠矣。遠者,道愈高遠也。
  仲尼之楚,楚王觴之,孫叔放執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曰:丘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孫叔敖甘寢秉羽而郢人投兵。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也,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辯不能舉也;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辭東流,大之至也;聖人并包天地澤及天下而不知其誰氏,是故生無爵,死無謚,實不聚,名不,此之謂大人。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而況為犬乎。夫為大不足以為大,而况為德乎。夫大備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備矣。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古之人乎,於此言已,意謂飲酒之時,可以劇談,雖古人亦然也。夫子答曰,我有不言之言,未嘗與人言,今於此言之。弄丸,戲事也。秉羽扇而甘寢,無作為之意也。汝二人皆能為無為之為,又何待我說。喙三尺者,言無如此之長喙也。宜僚叔敖之事,與史家所載殊異,亦寓言而已。道之所一,自然者也。德者,得之在己者也。在造物之一者與人為者不同,故曰德不能同。看此德字,與本書他處說得又自不同。名若儒墨,便非不言之辮矣,故曰而不知其誰氏,民無得而名也。實不聚者,言己雖有善而不以歸之一身也。賢者且不以多言為能,况大人乎。有大之名則不足以為大,而况台然之德又可名乎。大備,大成也。唯其無求,所以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者,己貴於物#2也。循古者,順古道而行也。不摩,不容力也。
  子景有八子陳諸前,召九方歅音因曰:為我相吾子,孰為祥。九方歅曰:梱也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將與國君同食,以終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九方歅曰: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今夫子聞之而泣,是禦福也。子則祥矣,父則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識之,而梱祥邪。盡於酒肉,入於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吾未嘗為牧而群生於奧,未嘗好田而鶉生於完。若勿怪,何邪。吾所與吾子遊者,遊於天地,吾與之邀樂於天,吾與之邀食於地,吾不與之為事,不與之為謀,不與之為怪,吾與之乘天地之誠而不以物與之相攖,吾與之一委蛇而不與之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償焉。凡有怪徵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與吾子之罪,幾天與之也,吾是以泣也。無幾何而使梱之於燕,盜得之於道,全而齋之則難,不若刖之則易,於是乎刖而鬻之於齊,適當渠公之街,終身食肉而終。
  酒肉入於鼻口而未知其何所自來,言何自以得也。穉,牝羊也。奧,西南隅也。尖,室之東北隅也。未嘗牧未嘗田,而此物忽生於室中,異事也。此意蓋喻我與吾子無求於世,安得有此。邀樂於天者,順天以自樂也;邀食於地者,隨世自養而無他求也。事,世事也。謀,私謀也。世事私謀則於自然之道為怪異,我未嘗與吾子為之,言無心於世也,故曰不與之為事,不與之為謀,不與之為怪。一委蛇者,一循乎自然也。不求應乎事,亦不知事之宜不宜,故曰不與之為事所宜。償,還債也。我方樂於無為而彼之相與國君同食,則是其分劑之中有此世俗之債未償也,如此之相怪證也,我子不應得之,將來必有乖異之事,故曰怪行。渠公之街,臨街之門也,為闍者也。此一毀又言人世有出於意外之事者,亦其命也。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夫民不離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夫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薄結反也。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惟外乎賢者知之矣。
  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知此四者,則可以聚其民也。致其所惡,非其所欲也,致所惡則民不歸也。順其好惡,求以得民,皆容心者也。仁義之行施之於外,有為之為,故曰無誠。貪如禽獸者或假此七義之名以為用,故曰假夫禽貪者器。覕,割也。一覕者,猶言一截截斷也。有心於斷制,以此而利天下,則其純朴自然之質皆一截截斷矣。外乎貫者,出乎賢者之上也。必出乎賢者之上,而後知有心於利天下者,反以賊天下也。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婁者。所謂暖姝者,學一先生之言,則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