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根似黃連,關中俗呼三枝九葉草,苗高一二尺許,根、葉俱堪使。
陶隱居云:服此使人好為陰陽。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蓋食藿所致,故名淫羊藿。
《唐本》注云:此草,葉形似小豆而圓薄,莖細亦堅,所在皆有,俗名仙靈脾者是也。
禹錫云:按《蜀本》云:淫羊藿,溫。注云:生處不聞水聲者良。
《日華子》云:仙靈脾,紫芝為使,得酒良。治一切冷風勞氣,補腰膝,強心力,丈夫絕陽不起,女人絕陰無子,筋骨孿急,四肢不任,及老人昏耄,健#12忘。俗名黃德祖、千兩金、乾雞筋、放杖草、棄杖草。
雷公云:凡使時呼仙靈脾,須用夾刀夾去葉四畔花栨盡後,細剉,用羊脂相對拌炒過,待羊脂盡為度。每修事一斤,用羊脂四兩為度也。
《聖惠方》:治偏風,手足不遂,皮膚不仁,宜服仙靈脾.浸酒方:仙靈脾一斤好者,細剉,以生絹袋盛於不津器#13中,用無灰酒一#14斗浸之,以厚紙重重密封不通氣,春夏二#15日,秋冬五日,後旋開,每日隨性暖飲之,常令醺醺,不得大醉。若酒盡,再合服之,無不效驗。合時切忌鵝犬見之。
《經驗方》:治瘡子入眼。以仙靈脾、葳靈仙等分為末,食後米湯下一#16錢匕,小兒半錢匕。
《食醫心鏡》:益丈夫,興陽,理脾#17膝冷。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經二#18日,飲之佳。
黃芩
燿州 潞州
味苦,平、大寒,無毒。主諸疾#19黃疸,腸澼泄痢,月#20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療痰熱,胃中熱,小便澀痛#21,消穀,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一名腐腸,一名空腸,一名內虛,一名黃文,一名經芩,一名妬婦。其子主腸澼膿血。生秭歸山#23谷及冤句。三月三日採#22根,陰乾。得厚朴、黃連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蠣令人有子。得黃耆、白斂、赤小豆療鼠瘻。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
《圖經》曰:黃芩,生秭歸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東、陝西近郡皆有之。苗長尺餘,莖幹粗如箸,葉從地四面作叢生,類紫草,高一尺許,亦有一莖者,葉細長,青色,兩兩相對。六月開花紫色,根黃如知母粗細,長四五寸,二月、八月採根,暴乾用之。張仲景治傷寒心下痞滿瀉心湯,四方皆用黃芩,以其主諸熱,利小腸故也。又太陽病,下之利不止,有葛#24根黃芩黃連湯#25;及#26主妊娠安胎散#27,亦多用黃芩。今醫家嘗用有效者,因著之。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減三黃丸,療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者。久服走及奔馬,近頻有驗。食禁豬肉。又陶隱居云:黃芩丸者名子芩。仲景治雜病方亦多用之。
陶隱居云:秭歸屬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鬱州亦有之。圓者名子芩為勝,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爛,故名腐腸,惟取深色堅實者#28為好。
《唐本》注云:葉細長,兩葉相對,作叢生,亦有獨莖者。今出沂#29州、鄜州、涇州者佳。兗州者大實亦好,名豚尾芩也。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黃芩,臣,味苦、甘。能治熱毒,骨蒸,寒熱往來,腸胃不利,破擁氣,治五淋,令人宣暢,去關節煩悶,解熱渴,治熱,腹中□痛,心腹堅脹。
《日華子》云:下氣,主天行熱疾,丁瘡,排膿,治乳癰、發背。
《千金翼方》:治淋。黃芩四兩,袋貯之,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
《梅師方》:治火丹。杵黃芩末,水調傅之。
狗脊
淄州 眉州 溫州 軍
味苦、甘,平,微溫,無毒。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痺,寒濕膝痛,頗利老人,療失溺不節,男子腳弱腰痛,風邪淋露,少氣,目暗,肩脊利俯仰,女子傷中,關節重。一名百枝,一名強膂,一名扶蓋,一名扶筋。生常山川谷,二月、八月採根,曝乾。萆薢為之使,惡敗醬。
《圖經》曰:狗脊,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溫、眉州亦有。根黑色,長三四寸,兩指許大,苗尖細碎,青色,高一尺已來,無花。其莖、葉似貫眾而細,其根長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其肉青綠,春秋採根,暴乾用。今方亦用金毛者。
《藥性論》云:狗脊,味苦、辛,微熱。治男子、女人毒風,軟腳邪氣濕痺,腎氣虛弱,益男子,續筋骨。
陶隱居云:今山野處處有,與菝葜相似而小異。其莖、葉少肥,其節疏,其莖大直,上有刺,葉圓有赤脈。根凹凸巃嵸如羊角,細強者是。
《唐本》注云:此藥,苗似貫眾,根長多歧,狀如狗脊骨,其肉作青綠色,今京下用者是。陶所說乃有刺萆薢,非狗脊也,今江左俗尤用之。
禹錫云:按吳氏云:狗脊,一名狗青,一名赤節。神農:苦。桐君、黃帝、岐伯、雷公、扁鵲:甘,無毒。季氏:小溫。如萆薢,莖節如竹,有刺,葉圓赤,根黃白,亦如竹根。岐伯經云:莖無節,葉端圓青赤,皮白,有赤脈。
雷公云:凡使,勿用透山藤,其大脼根與透山藤一般,只是入頂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