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脈,治冷熱勞,骨節疼痛,四肢不遂,排膿止痛,生肌長肉,破宿血,補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帶下,調婦人經脈不勻,血邪心煩,惡瘡疥癬,癭贅腫毒,丹毒,頭痛赤眼,熱溫狂悶。又名山參。
  蕭炳云:酒浸服之,治風軟腳,可逐奔馬,故名奔馬草,曾用有效。
  《聖惠方》:治寒疾#6,小腹及陰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丹參二#7兩,杵為散。每服熱酒調下二錢匕。
  《千金方》:治落胎,身下有血。丹參十二兩,以酒五升,煮取二#8升,溫服一升,溫三服。
  《梅師方》:治中熱油及火燒,除外痛。丹參八兩,細剉,以水微調,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傅瘡上。《肘後方》同。
  茜根
  味苦,寒,無毒。主寒濕風痺,黃疸,補中,止血,內崩,下血,膀胱不足,踒跌,蠱毒。久服益精氣,輕身。可以染絳。一名地血,一名茹藘,一名茅鬼#9,一名倩。生喬山川谷。二月、三月採根,暴乾。畏鼠姑。
  《圖經》曰:陸機《草木疏》云:茹藘,茅鬼#10,倩草也。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二三月採根,暴乾。
  《藥性論》云:茜根,味甘。主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用之。
  陶隱居云:此則今染絳茜草也。東間諸處乃有而少,不如西多。今俗道、經方不堪#11服用。此當以其為療少而豐賤故也。《詩》云茹藘在坂者是。
  陳藏器云:茜根,主蠱,煮汁服之。今之染緋者,字亦作倩。《周禮˙庶氏#12掌》除蠱毒,以嘉草攻之。嘉草、蘘荷與茜,主蠱為最也。
  《日華子》云:味醶。止鼻洪,帶下,產後血運,乳結,月經不止,腸風,痔瘻,排膿,治瘡癤,泄精,尿血,撲損,瘀血,酒煎服。殺蠱毒,入藥剉、炒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赤柳草根,真似茜根,只是味酸澀,不入藥中用,若服,能令人患內障眼,速服甘草水解之,即毒氣散。
  禹錫云:按《蜀本圖經》云:染緋草,葉似棗葉,頭尖下闊,莖葉俱澀,四五葉對生節間,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令所在有,八月採根。
  《簡要濟眾方》:治吐血。茜草一兩,生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13七分,放冷,食後服。
  《傷寒類要方》:治中蠱毒,或吐下血如爛肝。茜草根、襄荷葉根各三兩切,以水四升,煮取一服#14去滓,適寒溫,頓服即愈。
  五味子
  號州  越州
  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養五臟,除熱,生陰中肌。一名會及,一名玄及。生齊山山谷及代郡。八月採實,陰乾。蓯蓉為之使,惡萎蕤,勝烏頭。
  《圖經》曰:今河東、陝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間亦有。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其長六七尺。葉尖圓似杏葉。三四月開黃白花,類小蓮花。七月成實,如豌豆許大,生青熟紅紫。《爾雅》云:菋,荎蕏。注云:五味也。蔓生,子叢莖端。疏云:一名菋,一名荎蕏。今有數種,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為佳。
  《藥性論》云:五味子,君。能治中下氣,止嘔逆,補諸虛勞,令人體悅澤,除熱氣,病人虛而有氣兼嗽,加用之。
  陶隱居云:今第一出高麗,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過酸,其核并似豬腎。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藥多膏潤,烈日暴之,乃可搗篩,道方亦須用。
  《唐本》注云: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有鹹味,此則五味具也。
  《日華子》云:明目,暖水臟,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筋,痃癖,賁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
  雷公云:凡小顆皮皺治#15者,有白撲鹽霜一重,其味酸、鹹、苦、辛、甘,味全者真也。
  《抱朴子》云: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面#16色如玉女,入水不沾,入火不灼。
  《衍義》曰:五味子,今華州之西至秦州皆有之。方紅熟時,採得蒸爛,研濾汁去子,熬成稀膏。量酸甘入蜜,再火上,待蜜熟,俟冷,器中貯,作湯。肺虛寒人可化為湯,時時服。作果,可以寄遠。《本經》言溫,令食之,多致虛熱,小兒益甚。《藥性論》以謂除熱氣。《日華子》云謂暖水臟,又日除煩熱。後學至此多惑。今既用之治肺虛寒,則更不取除煩熱之說。補下藥亦用之。入藥生曝不去子。
  旋花
  池州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去面皯#17黑色,媚好。其根味辛,主腹中寒熱邪氣,利小便。久服不饑#18,輕身。一名筋根花,一名金沸,一名美草。生豫州平澤。五月採,陰乾。
  《圖經》曰:南人皆呼#19為續筋根。苗作叢蔓,葉似山芋而狹長。花白,夏秋間遍田野。根無毛節,蒸煮堪啖,甚甘美。五月採花,陰乾。二月、八月採根,日乾。花今不見用者,下品有旋復花,與此殊別。
  陶隱居云:東人呼為山薑,南人呼為美草。根似杜若,亦似高良薑。腹中冷痛,煮服甚效。作丸散服之,辟穀止饑。近有人從南還,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