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25-正统道藏洞神部灵图类-图经衍义本草-宋-寇宗爽-第197页

br>  犀角
  味苦、酸、鹹,寒、微寒,無毒。主百毒蠱痋#14,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魘寐,療傷寒溫疫,頭痛寒熱,諸毒氣。久服輕身,駿健。生永昌山谷及益州。松脂為之使,惡雚菌、雷丸。
  《圖經》曰:犀角,出永昌山谷及益州,今出南海者為上,黔、蜀者次之。犀似牛,豬首、大腹、痺腳,腳有三蹄。色黑。好食棘。其皮每一孔皆生三毛。頂一角,或云兩角,或云三角。謹按郭璞《爾雅》注云:犀,三角,一在頂上,一在額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橢。亦有一角者。《嶺表錄異》曰:犀有二角,一在頂#15上為兕犀,一在鼻上為胡帽犀。牯犀亦有二角,皆為毛犀,而今人多傳一角之說。此數種俱有粟文,以文之粗細為貴賤。角之貴者,有通天花文。犀有此角,必自惡其影,常飲濁水,不欲照見也。其文理絕好者,則有百物之形。或云犀之通天者是其病,理不可知也。又#16有倒插者,有正插者,有腰鼓插者。其倒插者#17,一半以下通;正插者,一半以上通;腰鼓插者,中斷不通。其類極多,足為奇異。
  《藥性論》云:牯犀角,君,味甘,有小毒。能辟邪精鬼魅,中惡毒氣,鎮心神,解大熱,散風毒,能治發背癰疽瘡腫,化膿作水,主療時疾熱如火,煩悶,毒入心中,狂言妄語。
  陶隱居云:今出武陵、交州、寧州諸遠山。犀有二角,以額上者為勝。又有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縷,直上至端,此至神驗。或云是水犀角,出水中。《漢書》所云:駭雞犀者,以置米中,雞皆驚駭不敢啄;又置屋中,烏鳥不敢集屋上。又云:通天犀者,夜露不濡,以此知之。凡犀見成物,皆被蒸煮,不堪入藥,惟生者為佳。雖是犀片亦是已經煮炙,況用屑乎?又有牸犀,其角甚長,文理亦似犀,不堪藥用。
  陳藏器云:犀肉,主諸蠱、蛇、獸咬毒,功用劣於角。《本經》有通天犀,且犀無水陸二種,并以精粗言之。通天者,腦上角千歲者長且銳白星徹,端能出氣,通天則能通神,可破水、駭雞,故曰通天。《抱朴子》曰:通天犀,有白理如線者以盛米,雞即駭矣。其真者,刻為魚,銜入水,水開三尺。其鼻角,一名奴角,一名食角。
  《日華子》云:犀角,味甘、辛。治心煩,止驚,安五臟,補虛勞,退熱,消痰,解山瘴溪毒,鎮肝明目,治中風失音,熱毒風,時氣發狂。
  禹錫云:按《陳藏器》云:《爾雅》云:兕似牛,一角。犀似豕,三角。復云多似象,復如豕三角。陶據《爾雅》而言,不知三角之誤也。又云:雌者是兕而形不同,未知的實。
  雷公云:凡使,勿用奴犀、牸犀、病水犀、孿子犀、下角犀、淺水犀、無潤犀。要使烏黑肌粗皺、坼裂光潤者上。凡修治之時,錯其屑入臼中,搗令細,再入缽中研萬匝,方入藥中用之。婦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氣。凡修治一#18切角,大忌鹽也。
  《食療》云:此只是山犀牛,未曾見人得水犀取其角。此兩種#19者,功亦同矣。其生角,寒。可燒成灰,治赤痢。研為末,和水服之。又主卒中惡心痛,諸飲食中毒,及藥毒,熱毒,筋骨中風,心風煩悶,皆差。又以水磨取汁,與小兒服,治驚熱。鼻上角尤佳。肉,微溫,味甘,無毒。主瘴氣百毒,蠱疰邪鬼,食之入山林,不迷失其路。除#20客熱頭痛及五痔,諸血痢。若食過多,令人煩,即取麝香少許,和水服,即散也。
  《聖惠方》:治雉肉作臛食之吐下。用生犀角末方寸匕,新汲水調下,即差。
  《外臺秘要》:服藥過劑及中毒,煩悶欲死。燒犀角末,水服方寸匕。
  《千金方》:有蠼螋蟲尿人影著處,便令人體病瘡,其狀如粟粒累累,一聚滲痛,身中忽有處燥痛如芒刺,亦如刺蟲所螫後細瘡,作叢如茱萸子狀也。四畔赤,中央有白膿如黍粟,亦令人皮急,舉身惡寒壯熱,極者連起竟腰、脅、胸也。治之法:初得磨犀角,塗之止。
  《抱朴子》:鄭君言,但習閉氣至千息,久久則能居水中一日許,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者,刻為魚,銜之入水,水常為開,方三尺,可得氣息水中。又,通天犀赤#21理如綖,自本徹末#22,以角盛米著地,群雞不敢啄而轉驚,故南人名為駭雞犀。是故有蟲毒之鄉,於他家飲食,即以角攪之,白沫煉起,即為有毒,無沬,即無毒也。
  《衍義》曰:犀角,凡入藥須烏色,未經湯水浸煮者,故曰生犀。川犀及南犀,紋皆細;烏犀尚有顯紋者露;黃犀紋絕少,皆不及西番所出,紋高兩腳顯也。物像黃、外黑者為正透,物像黑、外黃者為倒透。蓋以烏為正,以形像肖物者為貴。既曰通犀,又須紋頭顯,黃黑分明,透不脫,有兩腳滑潤者為第一。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銳之力盡在是矣。犀角尖,磨服為佳,若在湯散,則屑之。西蕃者佳。
  虎骨
  主除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主惡瘡鼠瘻。頭骨尤良。膏,主狗嚙瘡。爪,辟惡魅。肉,主惡心欲嘔,益氣#23。
  《圖經》曰:虎骨并睛、爪,《本經》不載所出州土,今有山林處皆有之。骨用頭及脛,色黃者佳。睛亦多偽,須自獲者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