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銅青之外傳矣。世問多不信至道者,則悠悠者皆是耳。然萬一時偶有好事者,而復不見此法,不值明師,無由聞天下之有斯妙事也。
  余今略抄金丹之都較,以示後人同志者,勤求之,不可守淺近之方,而謂之足,以辦度世也。遂不遇之者,直當息意於無窮之冀耳,想見其說,必如出演汙而浮滄海,背螢燐而向日月,聞雷霆而覺布鼓之陋,見巨鯨而知寸紗之細也,其嘍嘍無所先入。欲以弊藥,必規升騰者,何異策賽驢而欲尋迅風,櫂艦舟而欲濟大川乎。又諸小餌丹方甚多,然法有深淺,力勢不同,其優劣轉不相及,猶一酸之酒,不可以方九醞之醇耳。然小丹之下者,猶自遠勝草木之上者也。凡草木之物,燒即糜爛。而丹砂燒之,則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其去凡藥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而神人獨見此理矣。其去俗人,一何緬邈之無垠乎。世人少所識,多所怪。或不知水銀出於丹砂,告之終不肯信。云丹砂本赤物,從何得成此白物。又云丹砂是石耳,今燒諸石皆成灰,而丹砂何得獨爾。此近易之事,猶不可喻。其聞神仙之道而大笑之,不亦宜乎。上古真人,愍念將來之可教者,為作方法委曲,欲使其免死亡之禍,可謂至矣。然而俗民不肯信,謂為虛文。若是虛文者,焉得九轉九變,日數所成,皆如方耶。真人所以知此者,誠不可以庸夫近思求也。
  余好方術,負涉請問,不憚瞼遠,每有異聞,則以為喜。雖見毀笑,不以為惡。焉知來者不如今,是以著此,以示識者,豈苟尚奇怪,而崇飾空言。欲令書行於世,信結流俗哉。盛陽不能榮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書為信者傳,事為識者貴。農夫得彤弓以驅烏,南夷得一表衣以負薪。夫不知者,復何可強哉。世人飽食終日,復未必能勤儒墨之業,治進德之務。但其逍遙遊遨,以盡年月。其所營也,非榮則利。或飛蒼走黃,或流連梧觴,或以美女荒沈絲竹,或耽淪綺執,或控弦以疲筋骨,或博弈以棄功夫。聞至道之言而如醉,睹道論而晝睡,有身不恪,動之死地,不肯求問養生之法,自欲割削之,一烈熬之,憔悴之,灑吃之。而有道者自寶,祕其所知,無求於人,亦安肯強行語之乎。世人常言,咸以長生,若可求得者,古之聖人以之富貴者,當得之,而無得者,是無此道也。而不知古之富貴者,亦今之富貴,正同耳。俱不信不求,而皆以目前之所欲者為急,亦安能得之耶。假令不能次意信命之,可延仙之可得,亦何惜於試之。試之小效,但得二三百歲不已,愈於凡人之多乎。天下之事萬端,而道術尤難明於他事,何可以中才之心,而斷世問必無長生之道哉。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便謂無,則世人之智者又何太多乎。今若有識道意,而獨修求之者,詛必便是至愚,而皆不及世人耶。又或慮於求長生,儻其不得,恐人笑之,以為間惑。若已心所斷,萬有一失,而天下果自有不死之道者,不亦當復為得之者所笑乎。日月有所,不能周照人心,以安足孤信哉。
  余案《黃帝九鼎神丹經》曰:黃帝服之遂昇仙。又云:雖呼嗡導引,及服草木之藥,可得延年,不免於死也。服神丹令人壽無窮,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鶴,上下太清。黃帝以傳涓子,戒之日:此道至重,必以授賢。苟非其人,雖積金如山,勿以此道告也。受之者,以金魚投之於東流水中,以為約,歡血為盟,無神仙之骨者,亦不得聞見此道也。合丹當於名山中,無人之地,結伴不過三人。先齋百日,沐浴五香,致加精潔,勿經穢汙,及與人往來,又勿令不信道者知之,謗毀神藥,藥則不成。可以舉家皆仙,不但一身。世人不合神丹,反信草木之藥。草木之藥,埋之則腐,煮之則爛,燒之則焦,不能自全,何能生人乎。九丹者,長生之要,非凡人所能見聞也。萬兆蠢蠢,唯知貪富貴而已,豈非行尸者乎。合之,又當祭。祭有圖法一卷,在《太清經》末卷內具載。所有下卷神丹法,第一丹名丹華,當先作玄黃,用雄黃等細法,標列之下卷耳。
  抱朴子神仙金汋經卷中竟
  抱朴子神仙金汋經卷下
  神仙論諸仙金丹
  第一之丹名丹華。當先作玄黃,用雄黃水、礬石、汞、戎盥、鹵鹹、譽石、牡蠣、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數十斤.'以為六一泥,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之七日仙。又以玄膏丸此丹,置猛火中,須臾成黃金。又以二百二十銖,合水銀百斤,火亦三十六日,成黃金。金成者,藥成也。金不成,更封藥而火之,日數如前,無不成也。
  第二之丹名神符,服之百日仙也。行大水,以此丹塗足下,即步行水上。服之三刀圭,三尸九蟲皆即消壞,百病皆愈也。
  第三之丹名神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畜吞之口亦終木死也戶又辟五兵。服之百日,仙人玉女,山川鬼神,皆來侍之,見形如人也。
  第四之丹名還丹,服一刀圭,百日仙也。朱烏鳳凰翔覆其上,玉女至傍。以一刀圭,合水銀一斤,火之立成黃金。以此丹塗錢物上,用之即日自還。以此丹書凡人目上,百鬼皆走避之。
  第五之丹名餌丹,服之三十日仙也。鬼神來侍,玉女至前。
  第六之丹名鍊丹,服之十日仙也。又合汞火之,成黃金。
  第七之丹名柔丹,服一刀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