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之行。此句。便是士之根本。三节。只是前必具后。后不具前耳。子贡从来不识自己。所以但好做个瑚琏。虽与斗筲贵贱不同。同一器皿而已。卓吾云。孝弟。都从有耻得来。必信必果。也只为不肯无耻。今之从政者。只是一个无耻。
  
  【补注】自念我与诸佛。同具佛性。同为凡夫。而今诸佛成道以来。已经无量尘沙劫数。度脱无量众生。而我犹是耽染六尘。轮转生死。永无出离。此是天下可惭可愧可羞可耻之甚者也。具此耻心。方能勉行圣道。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狷。就是狂简。狂则必简。简即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只是行己有耻耳。孟子分作两人解释。孔子不分作两人也。若狂而不狷。狷而不狂。有何可取。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观象玩占之人。决不无恒。无恒。即是无耻。
  
  【补注】谓不恒其德者不待占卜。而已知其必承之羞也。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无诤故和。知差别法门。故不同。情执。是同。举一废百。故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不善者恶。正是好处。何必怪他不善者之恶耶。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君子悦道。悦即非悦。小人好悦。道即非道。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泰。故坦荡荡。从戒慎恐惧来。骄。故长戚戚。从无忌惮来。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不是质近乎仁。只是欲依于仁者。须如此下手耳。卓吾云。刚毅木讷都是仁。仁。则幷无刚毅木讷矣。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卓吾云。兄弟。易切切偲偲。朋友。易怡怡。故分别言之。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卓吾云。说七年。便不是空话。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仁人之言。恻然可思。
  
  【补注】不修德教。而教民以战者。是弃之也。今之弃民者多矣。何以保国。
  
  
  【宪问第十四】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
  
  卓吾曰。原思辞禄。欲脱其身于榖之外。孔子耻榖。欲效其身于榖之中。方外史曰。若知素位而行。便不肯脱身榖外。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为仁决不是者样工夫。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得少为足。便是怀居。与不知老之将至。相反。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言逊。不是避祸。正是挽回世运之妙用耳。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见地者。必有行履。有行履者。不必有见地。故古人云。只贵见地。不问行履也。倘无行履。决非正见。
  
  【补注】自随唐倡科举。以至今日。皆是以言教人。以言取人。言愈盛而德愈衰矣。妄言非见地也。妄行非行履也。其根本在求仁。求仁莫如学佛。学佛则得大辨才大无畏矣。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千古至言。文不加点。故不答也。出后而赞。正是不答处。不答。又就是赞处。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警策君子。激发小人。小人若仁。便是君子。那有定名。
  
  【补注】魏征上唐太宗疏曰。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妨于正道。小人或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立忠。疑君子而信小人者。读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