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2-儒藏 -06-小学

13-马氏文通-清-马建忠-第206页

071]汉书司马相如传云:微夫斯之为符也!——犹云「仁哉」「乐哉」「微哉」也。②
至[1072]史记伯夷列传云: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乎!
[1073]庄子山木云:胡可得而必乎哉?悲乎!
[1074]齐策云: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之本与,非夫!——则「夫」字殿句矣,而与在句中者同式,又同为咏叹之辞。
○1[1062]之「已」为动字,非助字。「无已」,无休止也。参下【9.13.3】节例[1131]说明。
○2此句分别解[1068][1070][1071]三例,未及其余三例,似仅为疏漏,非谓彼三例不能易「夫」为「哉」也。类此情形,文通常有。
是则助字传信者六,传疑者六,古今文所通用者尽之矣。外此,论语与左氏,一用「而」字。
[1075]论语微子云: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076]左传宣公四年云: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是也。
[1077]论语子罕云:偏其反而∣室是远而。——引诗句也。
至诗之助字,曰「兮」「猗」「只」「止」「思」「云」「员」「且」「其」「忌」「旃」者,单助字也。曰「乎而」曰「只且」曰「也且」者,合助字也。与招魂之「些」字,大招之「只」字,大抵取其音长以写其欣戚悲感之意,是皆古文词所不取,故不录。
合助助字九之六
【9.13】合助助字者,或两字迭助一句,则谓之「双合字」。或迭三字,则谓之「参合字」。古人谨尔话言,往往意在言外,记者追忆其言而笔之,笔之或不足拟其辞,故助以声。一之不足,而再焉,而参焉,至辞气毕达而止。求之古文,双合字之助句者鲜矣,而参合者则仅见于论语檀弓左传,且其句大抵皆记者追述言者之辞气已耳,故凡句之有合助者,大抵皆由咏叹而发。又凡助字之迭助一句也,各以本意相加,非以二三字之合助而更幻一新意者也。
【9.13.1】合助之式不一,有惟以传信助字双合以助句者,如是则「矣」「已」两字为殿者其常,「耳」「尔」两字亦间用焉。
己矣。
[1078]论语学而云: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079]又八佾曰: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已矣」者,双合助字,皆以状句中「可」字也。凡助字,皆以传动字之辞气耳。「已」者,止也,曰「可已」者,决言诗之仅可与言而止也。然两贤悟诗之深不止此也,故复助以「矣」字者,决言诗之不仅可与言也,且已足可与言矣。此「已矣」合助,而各传其辞气之分际也。
[1080]又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此「已矣」同上,决其不仅可为士也,且已足可为士矣。或谓「已矣」者,皆所以决言其事之已定而无或少疑也。亦一解也。
至[1081]礼中庸云: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1082]论语阳货云: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两「已矣」,非合助字也,「已」动字,解「止息」也。故两句犹云「弗能止矣」也,「期则可止矣」也。而「已矣」之解,正同此义。
也已。
[1083]论语子张云: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也已」者,「也」字断词,①常语也,所以助「好学」也。「已」字助「可」字,所以决其已然也。故此句犹云「谓其好学也可无疑矣」也。盖「已」「矣」两字通,合之则少异,分之则相通矣。然则「也已」两字,所助不同,虽曰合助,谓之分助可也。夫如是,
[1084]论语雍也所云: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85]又泰伯:其余不足观也已。
[1086]又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87]又阳货:年四十而见无闻焉,其终也已。——诸句,皆以「也已」为助,亦此志也。
有以「耳矣」两字合助者。
[1088]孟子离娄上云: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耳矣」者,犹言「止此矣」也,或言「而已矣」也。
[1089]吕氏春秋壹行篇曰: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
[1090]庄子人间世云: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
[1091]韩文送郑十校理序云:如是而在选,公卿大夫家之子弟,其劝耳矣。
有用「焉尔」者。
[1092]庄子德充符云:适见*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已焉尔,不得类焉尔。
[1093]礼檀弓下云:不以食道用美焉尔。
[1094]又云: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四引「焉尔」者,「焉」乃句中顿挫之辞,而带有「于是」之解也。「尔」助字,仍解若「如此」,又解若「而已」也。②
焉耳。
[1095]礼檀弓下云:敬之斯尽其道焉耳。
[1096]大戴记曾子立事篇云: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1097]礼乐记云:则乐之道归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