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云:确乎其不可拔。
[108]论语阳货云:夫子莞尔而笑曰。
[109]又先进:子路率尔而对曰。
[110]又诗小雅皇皇者华云:六辔沃若。
[111]易干云:夕惕若。
[112]公羊传文公十四年云:力沛若有余。
[113]礼玉藻云:二爵而言言斯。——夫如是,则「若」「斯」二字亦可藉以为状辞之助语矣。
①「状辞」涵义不明,似即指状字。「助语」当与今言「后缀」相当。
【6.3.5】有时或用名字,或用静字,甚或用读,以状一相似之情者,则先已「若」「如」等字,而复殿以「然」字者为常,且必置于所状之后,此变例也,已见平比节内。①
[114]孟公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者,本名也,所以状助长相似之情者也。今则先以「若」字以为比,而后殿以「然」字者,即所以状之也,而「无若宋人然」五字,置于「勿助长也」一句之后,即置之于所状之后也。
[115]又滕下: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小」静字也,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者,同上。
[116]又尽下:道则高矣,美若登天然。——「登天」二字一读,②解同前,犹云「道之高美,其不可及之状,如人之登天者一般」云。
[117]又公上:今言王若易然。③
[118]又公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
[119]又:夫子若有不豫色然。——三句皆同前。
[120]公庄三十二:使托若以疾死然,亲亲之道也。——「以疾死」三字一读,④置于「若」「然」两字之中,解与前同。
[121]韩送文畅师序: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
[122]又画记:见之戚然若有感然。
[123]又进士策问:考其文章,其所尚若不相远然。——三引皆同前。
惟[124]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云:任有小大,唯其所能,若器皿焉。——是则「焉」字亦可用如「然」字。
○1本节可与【4.5.2】节互相参照。
②④ 按照马氏关于读的定义,「登天」「以疾死」似均非读。
③ 此下三例([117][118][119])原来次序不顺,今改正。
状字别义六之四
p233
【6.4】状字往往单词双字,而以义可别者有六。
【6.4.1】一,以指事成之处者。
[125]孟梁上: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东」「西」「南」三字,各记其败丧与见辱之地,盖记其丧败之地,即所以状其丧败时之情境,故曰状字。惟其为状字,所以先于动字也。
[126]史张释之列传: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127]又:独奈何廷辱张廷尉?——「左右」两字记所视之处,「廷」字记所辱之处。
[128]又陆贾列传: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129]又:乃病免家居。——「郊」「北」与「家」三字,亦记处也。由是,
[130]史记万石君传云:是时汉方南诛两越,东击朝鲜,北逐匈奴,西伐大宛,中国多事。
[131]又汲郑列传云: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
[132]又淮阴侯列传云: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133]左传文公七年云: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置此?——以上诸句内,「南」「东」「北」「西」「上」「下」「右」「左」「外」「焉」诸字,皆记处而先所状也。
【6.4.3】二,以记事成之时者。
[134]孟梁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已」者,记驾车之时,故先「驾」字。
[135]又:鲁平公将出。——「将」者,记其「出」时也,故先「出」字。
[136]左隐元:逐恶之。
[137]又:君将不堪。
[138]又:不如早为之所。——「逐」「将」「早」三字,皆状时也。
[139]庄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140]史叔孙通列传:愿陛下急发兵击之。
[141]又:我几不脱于虎口。
[142]汉赵充国传: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143]史淮阴侯列传: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
[144]又信陵君列传:于是公子立自责。
[145]又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46]又:今暴得大名,不祥。①
[147]魏文帝与吴质书: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148]史陆贾列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
[149]又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
[150]又陈丞相世家: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
[151]汉卜式传:上于是以式终长者。
[152]汉高帝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153]又:高帝常繇咸阳。
[154]汉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