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
目录
马氏文通 1
目录 1
文通序 5
后序 6
上册付印题记 7
例言 8
正名卷之一 9
字类 9
句读 13
字类及句读示例 18
实字卷之二 19
名字二之一 19
公名、本名 19
群名、通名 20
通名假借 20
名字辨音 21
名字诸式 24
代字二之二 27
代字总论 27
指名代字二之三 29
接读代字二之四 48
询问代字二之五 62
指示代字二之六 71
实字卷之三 83
主次三之一 83
偏次三之二 84
宾次三之三 92
同次三之四 97
【3.4.2】同次之例有二。 99
静字三之五 108
静字总论 108
象静 108
滋静三之六 118
表词三之七 123
论比三之八 131
实字卷之四 140
外动字四之一 140
动字总论:内动与外动 140
外动字与转词 141
外动字与止词 149
受动字四之二 158
内动字四之三 166
名字状动字 176
内动字用若外动字 178
同动助动四之四 179
助动字 186
无属动字四之五 193
实字卷之五 194
动字假借五之一 194
动字辨音五之二 200
动字骈列 209
动字相承五之三 210
散动诸式五之四 225
实字卷之六 228
状字诸用六之一 228
状字假借六之二 232
状字诸式六之三 233
状字别义六之四 236
虚字卷之七 253
介字 253
之字之用七之一 254
于字之用七之二 263
以字之用七之三 271
与字之用七之四 278
为字之用七之五 282
由用微自诸字七之六 285
虚字卷之八 288
连字总论 288
提起连字 288
承接连字八之二 293
承接连字八之三 309
转捩连字八之四 326
推拓连字八之五 331
虚字卷之九 338
助字总论 338
传信助字九之一 340
传信助字九之二 352
「也」助实字 357
传言助字九之三 360
已、耳、尔 367
传信助字九之四 370
者 383
传疑助字九之五 383
合助助字九之六 402
叹字 407
论句读卷之十 410
彖一 410
系一 411
系二 413
系三 413
系四 414
系五 415
系六 415
系七 416
彖二 417
系一 418
系二 419
系三 419
系四 420
系五 420
彖三 421
系一 422
系二 426
系三 427
系四 427
彖四 428
系一 428
系二 429
系三 430
彖五 431
彖六 438
彖七 455
词语索引 469
A 469
B 469
C 470
D 472
E 474
F 475
G 476
H 477
J 478
K 481
L 482
M 482
N 483
P 484
Q 484
R 486
S 487
T 490
W 491
X 493
Y 494
Z 500
文通序
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乃权兴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有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则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迹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之学而已。
三者之学,至我朝始称大备。凡诂释之难,点画之细,音韵之微,靡不详稽旁证,求其至当。然其得失之异同,匿庸与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则以字形字声,阅世而不能不变,今欲于屡变之后以返求夫变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