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戌集中】【阜字部】 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何切,音娿。【爾雅釋地】大陵曰阿。【玉篇】水岸也,邸也。【詩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傳】中阿,阿中也。又【大雅】有卷者阿。 又【爾雅釋地】偏高曰阿丘。【釋名】阿,荷也。如人擔荷物,一邊偏高也。【詩鄘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又【玉篇】倚也。阿衡,商官名。【書太甲】不惠于阿衡。【傳】阿,倚。衡,平。 又【史記范睢傳】不離阿保之手。又【倉公傳】故濟北王阿母。【註】服虔云:乳母也。 又【前漢王莽傳】太阿右拂,大司空甄豐,少阿羲和,京兆尹劉歆。【註】皆官名。 又【儀禮士昏禮】賔升西階,當阿東面致命。【註】阿,棟也。今文阿爲庪。【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四阿重屋。【註】四阿,若今四柱。又【詩小雅】隰桑有阿。【箋】枝條阿阿然長美。 又【玉篇】比也,曲也。【左傳昭二十年】阿下執事。【孟子】汙不至阿其所好。 又【集韻】一曰慢應。 又地名。【左傳襄十四年】敗公徒于阿澤。【註】濟北東阿縣西南有大澤。【史記李斯傳】阿縞之衣。【註】東阿縣,繒帛所出。【前漢地理志】涿郡阿陵縣。 又宮名。【史記秦始皇紀】先作前殿阿房。【註】括地志云: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一云阿,近也,以其去咸陽近,故號阿房。 又太阿,劒名。【戰國策】龍淵太阿。 又鬼名。【莊子達生篇】東北方之下者,陪阿鮭蠪躍之。【註】陪阿,狀如小兒,長尺四,黑衣,赤幘,大冠,帶劒持戟。 又【淮南子天文訓】天阿者,羣神之闕也。 又月御曰纖阿。【司馬相如子虛賦】纖阿爲御。 又陽阿,古名俳,善歌者。【古詩】渡江采菱發陽阿。 又姓。【官氏志】唐阿光進,明阿賢,本出阿伏氏。 又【韻會小補】與呵通。【老子道德經】唯之與阿,相去幾何。【註】唯與阿,遲速小異。 又【集韻】倚可切,娿上聲。與猗同。柔貌。【詩檜風】猗儺其枝。【釋文】猗,於可反。【集韻】猗,或作阿。 又【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又】阿妹聞□來。【世說新語】一門則有阿大中郞。 又【字彙補】阿葛切,音遏。【釋典】有阿難。

陀 【戌集中】【阜字部】 陀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玉篇】陂陀,險阻也。【爾雅釋地註】陂陀,不平。【博雅】陂陀,衺貌。【玉篇】俗作陁。【集韻】同岮。 又沙陀,後唐始興之地。【五代史唐本紀】別自號曰沙陀。沙陀者,大磧也,在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 又補陀,山名,在明州昌國海中。 又音遲。【司馬相如上林賦】巖陀甗錡。【註】陀,音遲。郭璞曰:陀,崖際。○按漢書陀作阤,音豸。 又【集韻】待可切,音舵。與阤同。【淮南子繆稱訓】岸崝者必陀。 【集韻】本作阤。或作陊。

陁 【戌集中】【阜字部】 陁 【玉篇】俗陀字。【司馬相如子虛賦】罷池陂阤。 又【集韻】丈爾切,音褫。本作阤。或作陊。詳阤字註。 又【集韻】演爾切,音迆。邪貌。或作阤。 又平聲,音移。【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登降陁靡。【註】音移糜。◎按漢書陁作阤,弋爾反。

陂 【戌集中】【阜字部】 陂 【唐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說文】阪也。一曰池也。【玉篇】澤鄣也。【風俗通義】陂者,繁也。言因下鍾水,以繁利萬物也。今陂皆以漑灌。【書禹貢】九澤旣陂。【禮月令】毋竭川澤,母漉陂池。【註】畜水曰陂。 又地名。【左傳成四年】許人敗諸展陂。【註】展陂,許地。又【昭十三年】次于魚陂。【註】竟陵縣城西北有甘魚陂。又【正字通】黃陂,縣名,今黃州府。 又【前漢禮樂志】騰雨師,洒路陂。【註】路陂,路傍也。 又【集韻】或作波。【史記貨殖傳】水居千石魚陂。又【灌夫傳】陂池田園。【前漢書】□作波。又【前漢景十三王傳】游雷波。【註】波讀爲陂。雷陂,陂名。 又【集韻】蒲麋切,音皮。陂池,旁頹貌。 又【集韻】【韻會】□滂禾切,音坡。【集韻】與□同。□陀,不平也。【爾雅釋地】陂者曰阪。【揚子方言】陂,衺也,□、楚、荆、揚曰陂。【釋名】山旁曰陂,言陂陁也。【玉篇】陂陀,靡迆也。【唐韻正】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本作頗,唐明皇攺爲陂。韻補曰:古義字皆音俄,周官註亦音俄,故古文尚書本作無偏無頗遵王之義,以叶俄音。唐明皇以義字今音爲乂,攺頗爲陂,以從今音,古音遂湮矣。 又【集韻】逋禾切,音波。【博雅】陂陁,衰也。 又【集韻】一曰山坡,或作岥。 又【集韻】蒲波切,音婆。陂陁,不平。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音賁。【玉篇】傾也,邪也。【正韻】不平曰險,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周禮春官典同】陂聲散。【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

【寅集中】【山字部】 【正字通】俗巑字。

附 【戌集中】【阜字部】 附 【廣韻】【集韻】【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