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又【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又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又【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又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又【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又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又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又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又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又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又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又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又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又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又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又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又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又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又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又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考證:〔【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丞德殿銅池中。〕 謹照原文丞德殿改函德殿。

釓 【戌集上】【金字部】 釓 【篇海類編】釚亦作釓。詳下釚字註。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此宰切,音采。【說文】姦也。 又【玉篇】恨也。 又急也。 又倉來切。與猜同。

釕 【戌集上】【金字部】 釕 【廣韻】都了切【集韻】丁了切,□音鳥。【廣韻】釕鈌,帶頭飾。【集韻】鋌釕也。 又【集韻】【韻會】□朗鳥切,音了。義同。

【午集下】【示字部】 【正字通】襜字之譌。○按《史記李牧傳》滅襜襤,兩字俱从衣。《字彙》重入示部,誤。

釗 【戌集上】【金字部】 釗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招。【說文】刓也。 又【揚子方言】遠也。燕之北郊曰釗。 又【說文註】鄭樵曰:釗,或以爲弩機。 又姓。【正字通】明釗劒佩,三河人。 又【爾雅釋詁】釗,勉也。【揚子方言】釗薄勉也。秦晉曰釗,自關而東,周鄭之閒,曰勉釗。 又【廣韻】見也。【汲冢周書】釗我周王。 又【廣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音澆。義同。 又周康王名。【史記三代世表】康王釗。【註】索隱曰:克堯反。又音昭。 又【集韻】莊交切,音□。周康王名。【書顧命釋文】徐邈讀。

釘 【戌集上】【金字部】 釘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說文】鍊鉼黃金。 又【正韻】鈴釘,矛名。【郭璞曰】鶴厀矛,江東呼爲鈴釘。一曰鐵釴。 又【正韻】鐵釘。又【晉書陶侃傳】竹頭木屑,悉令掌之,及桓溫伐蜀,以所貯竹頭,作釘裝船。 又國名。【山海經】有釘靈之國。【註】吳任臣云:釘靈,今丁靈國。又名丁令。亦作丁零。 又【抱朴子黃白卷】光明美色,可中釘也。 又【集韻】都挺切,音頂。【前漢王子侯者年表】有利侯劉釘。【註】音丁。又音鼎。 又【集韻】煉鉼金。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音矴。義同。 又【增韻】以釘釘物也。 又【五音集韻】郞丁切,音靈。【字類】撞□。

□ 【辰集上】【日字部】 □ 【集韻】蕩旱切,音但。曛也。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渠希切,音祈。水草。

釙 【戌集上】【金字部】 釙 【集韻】匹角切,音璞。【玉篇】金釙。【集韻】金□也。

釜 【戌集上】【金字部】 釜 【廣韻】扶雨切【集韻】奉甫切,□音父。【說文】鬴,或作□。俗省作釜。【古史考】黃帝始作釜。【易說卦傳】坤爲釜。【疏】取其化生成熟也。【詩召南】維錡及釜。【註】有足曰錡,無足曰釜。【釋文】釜,符甫反。 又量名。【論語】與之釜。【左傳昭二年】豆區釜鍾,四升爲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鍾。【註】釜,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 又山名。【史記封禪書】黃帝合符釜山。【括地志】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