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小石调曲七:<满庭香>、<七宝冠>、<玉唾壶>、<辟尘犀>、<喜新晴>、<庆云飞>、<太乎时>;
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小石调曲一:<倾杯乐>;
云韶部大曲十三,小石调曲一:<喜新春>。
[案:柳永《乐章集》,小石调有<秋蕊香引>、<法曲献仙音>、<西平乐>、<蝶恋花>四曲。
<张子野集>,小石调有<夜厌>、<迎春乐>、<凤栖梧>三曲。)
<金院本>小石调一曲。<花心动>;
元《中原音韵》小石调曲五章,<青杏儿>(即<青杏子>,亦入大石调。)、<天上摇>、<恼杀人>、<伊州遍>、尾声。
[案:《辍耕录》无小石调,唯<青杏子>入大石调,
《元曲选》(亦)无小石调。)
歇指调
《琵琶录》:商七调,第六运歇指调。(南吕商,故为第六运。)
《宋史律历志》:南吕(为)商为歇指调。
《补笔谈》:高工字配南吕。
又:南吕(为)商今为歇指调,杀声用(高)工字。
又:歇指调用七声,与南吕宫(及南吕调)同(均)。
《词源》:林钟(之)商俗名歇指调。
[案,七商之第六运,即案琵琶二弦之第五声也。(第六运何以是第五声呢?)
太簇一均,既实用应钟(一)、黄钟(二)、太簇(三)、姑洗(四)、蕤宾(五)、林钟(六)、南吕(七)之(黄钟均)七律,则此调居第五,名为南吕,实应蕤宾,(低小三度?)故不曰南吕商,而曰歇指调也。
歇指调即今俗乐之工字调,故杀声用(高)工字也。
“歇指”或作“歇拍”者误。)
[又案:(碧鸡漫志):“(唐)《理道要诀》所载唐乐曲,南吕(之)商时号水调,今曲<水调歌>乃中吕调,而唐所谓南吕(之)商,则今俗呼中管林钟(之)商也。”(唐之南吕,与宋之林钟等高。)
又云:“《理道要诀》<凌波神>一在南吕商,云时号水调,今南吕(之)商则俗呼中管林钟商也。”
考南渡燕乐七商,亦用黄钟以下七律,(否!非亦用黄钟以下「七律」。乃南宋采「之调名制」,七宫/七商/七角/七羽,皆有大/夷/夹/无仲/黄/林七均。)
南吕商高于夷则商一律,故谓之中管林钟商,若唐人所谓南吕商者,乃歇指调,晦叔盖未之知耳。
据《理道要诀》所云“水调”,乃南吕(之)商之别名,非曲名也。)
《宋史乐志》:教坊所奏十八调——四十六曲,
歇指调曲三:<伊州>、<君臣相遇乐>、<庆云乐>;
队舞大曲十八,歇指调曲一:<大定寰中乐>;
曲破二十九,歇指调曲一:<九穗禾>
小曲二百七十,歇指调曲九:<榆塞清>、<听秋风>、<紫玉萧>、<碧池鱼>、<盘鼓识、<湛恩新>、<听秋蝉>、<月中归>、<千家月>。
因旧曲造新声者五十八,歇指调曲三:<倾杯乐>、<洞仙歌>、<三台>。
[案:柳永《乐章集》,歇指调有<永遇乐>、<卜算子>、<鹊桥仙>、<浪淘沙慢>、<夏云峰>、<荔枝香>、<浪淘沙令>、<祭天神>八曲。
张先《子野集》,歇指调有<双燕儿>、<卜算子慢>二曲。
《碧鸡漫志》:“<荔枝香>今歇指、大石两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
金、元以来,歇指调皆不用。
考元北曲,双调中有歇指杀,又有<离事宴>带歇指煞,则此调在元时已并入双调矣。)
[又案:《碧鸡漫志》:“唐南吕(之)商,时号水调。故(柳永)《乐章集》<倾杯乐>一旁注散水调,一旁注水调也。”
水调本七商中之调名,后遂沿以为曲名,犹<六么>本六羽调之总名,后亦以为曲名也。
林钟商(亦名商调,又作林钟商调。)
《琵琶录》:商七调,第七运林钟商调。(无射(为)商,故为第七运)
《宋史律历志》:无射(为)商,为林钟商。
《补笔谈》:下凡字配无射。
又:无射商(为)今为林钟商,杀声用(下)凡字。
又:林钟商用九声,与仙吕宫(及仙吕调)同(均)。(林钟商唐属无射之商、黄钟为角,宋属夷则之商、无射为商,皆与林钟无涉。或是宋夷则之闰角,杀林钟,故称林钟角。以是同均之夷则(之)商,因「商角同用」之故,亦名林钟商。)
《词源》:夷则(之)商俗名商调。
[案:七商之第七运,即案琵琶二弦之第六声也。(第七运何以是第六声呢?)
太簇(七商)一均,既实用应钟(一)、黄钟(二)、太簇(三)、姑洗(四)、蕤宾(五)、林钟(六)、南吕(七)之(黄钟均)七律,则此调居第六,名为无射,实应林钟(?),故不曰无射商,而曰林钟商也。(低小三度?)
林钟商即今俗乐之凡字调,故杀声用(下)凡字也。
此调《琵琶录》作林钟商调金、元人呼为商调者省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