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1-书法

36-法书考-元-盛熙明-第19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功曺窦印。
延王友窦永二小字印。
金部郎中刘绎印。
起居舍人李造印。
鄂州司马张怀瓘弟、盛王府司马怀瓘印。
剑州司马刘知章印。
光禄大夫中书令赵国公钟绍京印。
张彦远高祖中书令河东公印。
曾祖相国魏国公印。
祖高平公二小印。
司徒沂国公李勉印。
子兵部员外郎李约印。
赵国公李吉甫印。
御史大夫黎干印。
桂州观察使萧佑印。
晋公韩滉印。
邺侯李泌印。
宰相王涯印。
仆射马总印。
宣州长史周昉印。
张敦简印。
剑州刺史王朏印。
右印记,记千百年可为龟鉴别有。
右皆未详去处,皆识鉴之家印记,并可为证。
又有禇氏书印,非禇河南之印也。
此外更有禇家印署,皆非鉴识,不足为证,故不具录。若不识图画,空验印记,然自古及今家藏传玩要知跋尾。
印记乃书画之本耳。
印谱
长秋宫宝用之。江休复《嘉祐襍志》云:淘蔡河获一玉印,与篆文不同,成隂阳字。李昌言处见飞白凤字印。
绣衣执法大夫印,铜印龟钮,得之淮隂,字画微漫,大夫字用峄山篆法。
奉车都尉,银错龟钮,遍体涂银,校尉之印章。
僧赞宁要言曰:近获铜龟印,一寸余,其文五字,其篆前两行皆二字,第三行单章字,伸之令长,称副前二行。
廷尉之印章。
军曲矦丞章,马永年懒真录云:今印文榜额有之,则秦玺文也,子良误合之。
李阳冰曰:摹印之法有四,功侔造化,冥受鬼神,谓之神笔。画之外得微妙法,谓之奇。萟精于一规矩方员,谓之工。烦简相叅,布置不紊,谓之巧。
赵彦卫云: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诏是也。今之木印及仓厫印近之矣。自有纸始用朱字,间有为白字者。
米芾书史云:印文须细,圈须与文等。太宗秘阁图书之印,不满二寸,圈文皆细,上阁图书字印亦然,仁宗后印经院赐经,用上阁图书,字大印粗,文若施于书画古纸,素字画多有损。于书帖近三馆秘阁之印,文虽细圈,乃粗如半纸,亦印损书画也。王说见某家印记与唐印相似,始换作细圈,仍皆求作篆如填,篆自有法,世填皆无法。贞观开元皆小印,便于印缝,大者圈刓角一寸,已似古篆,于鹡鸰颂上见之。
又云:唐印郭如一细如丝发,篆文取称不必专满,世所收唐告可考也。今印文可篆回环曲折,更无余地,郭倍于文。
吾衍摹印法:汉有摹印篆,只是方正篆法,与隶相通。后人不识古印,妄加盘屈,且以为法,多见故家藏。得汉印字皆方正近乎隶书,此即摹印篆也。凡屈曲盘回,唐始如此,今碑刻有颜鲁公告尚书省可考。
白字印
皆用汉篆平正方直,字下可圜纵有斜笔出,当取巧写过,如崔子五写张平子碑上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第一,其印文必过于边,不可空空,且不古。
朱文印
或用杂体篆,不可太恠。择其近人情者,免费词说。其印文不可逼边,须当以空中、空白得中处为相宜,庶免印出与边相倚也。字宜细于四傍,有出笔皆滞边,边须细于字,字若一体印出时,四边虗纸昻起,未免边肥于字,粘边朱文,建业文房之法也。
三字印
一边一字,一边两字者,以两字处与一字处相等,不可两字中断,又不可太相接。凡印文中有一二字偶有自然空缺,不可映带者,听其自坐,古印多如此。又下有空处,悬之最佳,不可妄意伸屈,务欲填满。若写之得法,自不觉空处。凡印文中有匾口如子字,上口略须宽,使口中见空,稍多方混厚,汉印皆如此。
四字印
若前二字交果有空,后二字无须当空,一画地别之,字有脚,故言及此,不然一边见分,一边不分,非法度也。
轩斋等印
古无此式,惟唐相李泌有端居室白文五印,或可为法,白文终非法,不若只朱文。唐人虽有号,未尝作印,三字扁却有之。
名印
不可妄写姓名,相合或加印字等。字或兼用印章,字曰姓某。印章不若只用印字为正也。二名者可回文写,姓下着印字在右,二名左是也。单名者曰姓某之印,却不可回文写,名印内不得着氏字。
表字印
只用二字,此为正式。近人欲并知姓氏加氏,其上曰某氏。某若作姓,集文古虽有此称,系他人美已,却不可入印。汉人三字印非复姓及无印字者,皆非名印。盖字印不可以印字乱耳。汉张安字幼君,有印曰张幼君,右一字左二字。唐吕温字化光,有印曰吕化光,此亦三字表字印式也。
押署跋尾
前代御府,自晋宋至于隋,收聚图书皆末行印记,但备列当时鉴识艺人押署。
宋 张则 袁倩 陆绥
齐 刘瑱 毛惠
梁 沈炽文 唐怀充 徐僧权 孙子真 法象 庾於陵 徐汤 孙达 姚怀珍 满骞 范允祖 
顾掭 江僧宝 陈延祖
陈 杜僧谭 黄高
北齐 丁道务
隋 江总 姚察 朱升 何妥
大业年月日,奉敕装。开皇年月日,内史薛道衡署名跋尾。亦有开皇